APP下载

警惕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0-08-15郑洪涛李俊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沙星喹诺酮类药物

郑洪涛 李俊芹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发展为第四代,该类药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在对抗厌氧菌感染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前三代比较,其药动学性质更趋良好,临床适用范围广。随着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

1 造成不良反应原因的分析

①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大量的结构修饰导致新的ADR出现;②可能是该类药物主要采用合成法制作工艺,容易带有大分子抗原或半抗原,有些药物由于稳定性问题,也可能用到特殊溶剂,这些物质均易引起ADR;③对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了解不足,不合理用药也是引起ADR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2.1 消化系统反应 表现为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即消失。长期应用可致细菌性腹泻。这通常与使用的药物剂量或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有关。在高剂量下,某些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格帕沙星)通常比早期的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引起胃肠道ADR的情况更常见,并且ADR发生频率随着剂量增加而递增。如格帕沙星每天200 mg、400 mg和600 mg治疗的患者中可观察到有8%、11%、15%的患者出现恶心。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恶化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项双盲对照试验中,使用格帕沙星低剂量400 mg/d时,患者的耐受性与阿莫西林500 mg/d相似;而使用高剂量格帕沙星600 mg/d的患者,ADR则明显比使用β-内酰胺抗生素发生频率高。

2.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在本类药物的治疗中,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比较常见,轻微表现表现为头痛、头晕、疲劳、失眠、视觉异常和噩梦;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则可表现为幻觉、抑郁和癫痫发作等,但发病率低(小于0.5%),并且是可逆的。有精神病和癫痫患者禁用。如曲伐沙星被报道能增加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特别是眩晕;使用格帕沙星治疗的患者约4%~5%有头晕症状的记录;使用莫西沙星的患者,眩晕的发生率为2.8%,其中0.5%的患者因此而中断治疗。

2.3 对肝脏的ADR 曲伐沙星已致140例患者出现肝毒性,并有6例患者因此死亡。FDA于1999年6月严格限制使用,目前曲伐沙星仅限于患有致命性或致残性感染且必须接受住院治疗或接受长期特殊护理的患者使用,同时疗程不得超过14 d[2]欧洲则明确停止其销售。1991年7月,美国上市的抗感染药替马沙星,可致溶血型贫血、肾功能损害、肝中毒、低血糖,已有3例患者死亡,相隔3个月,即从市场撤出[3]。加替沙星也可并发急性肝炎及黄疸进行性加重的报告,轻者停药后可以恢复,重者于短期内诱发多脏器衰竭致死[4]。

2.4 对血糖的影响 加替沙星致血糖升高或降低,2001年1月-2005年6月,FDA共收到388例血糖紊乱报告,20例死亡,美国和加拿大于2006年5月撤市[5]。1988年至2006年5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加替沙星的病例报告共3000多例,其中,血糖异常报告16例,包括高血糖10例、低血糖6例。为此,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2006年第1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醒公众注意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2007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了加替沙星的说明书,禁用于糖尿病患者。

2.5 光毒性 光反应性和光毒性主要受8-位取代基的影响,在此位置为氟取代的克林沙星和司帕沙星,常显示相对较高的光毒性。应避免暴露在阳光或人工紫外光源下,晚间服药可能会降低光毒性。孙忠实教授认为产生光毒性反应与人种的差异有关,这种不良反应在我国并不明显。也有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还可能与活性氧核引起的DNA损害有关。鉴于克林沙星的光毒性,2000年美国沃纳-兰博公司撤销其上市计划。

2.6 对心血管系统的ADR 帕格沙星因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Q-T间期延长,临床应用后出现了致死性心律失常,司帕沙星因发生心毒性副作用高,上市后致7例患者发生严重性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6]。Frothingham报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25例,其中占加替沙星8例[7]。

2.7 其他 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软骨毒性、导致肌腱损伤等[7]。

[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94.

[2]将锦,刘明亮.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新分类法及合理用药.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275.

[3]汪复.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65-67.

[4]曾繁典.国家药物政策与合理应用技术.医药导报,2003,22(1):3-6.

[5]孙忠实.第五个喹诺酮药品-加替沙星撤市的思考.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20-222.

[6]Aillon P,Morganroth J,Brumpt L,et al.Overview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cardiovascular safety data for sparfloxacin.J Antinmicrob Chemother,1996,37(Suppl A):161.

[7]Frothingham R.Rates of torsades de pointes associated with ciprofloxacin,ofloxacin,levofloxacin,gatifloxacin and moxifloxacin.Pharmacother,2001,21(12):1468-1472.

猜你喜欢

沙星喹诺酮类药物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