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五十二)——马背上的英雄民族蒙古族

2010-08-15龚强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2期
关键词:那达慕敖包哈达

龚强

(十三)蒙古族的婚嫁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同一血缘关系的男女不能结婚。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普遍送彩礼、陪嫁。西部一些地区配偶的选择,多由女方母亲做主。女方母亲不在世由本族中的亲属长辈做主,西部牧区也有王公、贵族指定的习俗。解放前,王公、贵族、牧主、地主也有一夫多妻的习俗。在个别地区还存在着兄终弟继、招婚入赘、名义夫妇、姐妹俩同嫁兄弟俩的风俗。蒙古族的家庭,一般以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儿子成家后,通常另立蒙古包,住在父母的蒙古包附近,共同走“敖特尔”(游牧)。但在农区、半农半牧区也有几代人同处一室的大家庭。在财产继承上,过去的贵族一般是长子继承,平民是幼子继承的较多,因为分家首先分出的是长子,留幼子继承“香火”。阿拉善地区,未出嫁的女儿、外甥和赘婿以及出家的喇嘛都可继承财产。蒙古族的婚姻都要经过媒人说亲、相亲、订婚、聘礼、许婚筵、迎亲、送嫁、行见阿姑之礼、举行婚礼等较为繁杂的程序。如果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征和谐、甜蜜的白糖、茶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奶酒、糖果等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订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时,男方要再给女方送一次礼。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饮酒,对歌,相互庆贺。以后由“喇嘛选定良辰吉日”举行婚礼。娶亲时,新郎换上盛装,骑上抖鬃扬蹄的骏马,不惜草原路途遥远和艰辛,由“伴女婿”陪伴,前往娶亲。回来时,由女方哥弟或父辈送亲。待到进嘎查(村庄)时,举行抢帽仪式。双方纵马驰骋,在马上互抢对方女婿或伴女婿及送亲者的帽子,双方互不示弱,千方百计纵马飞奔,摆脱被抢走的结果。如果一方被抢走,待回到家坐席前,胜利者向对方乘机出难题,以增加婚礼的情趣。

解放后,蒙古民族那些传统的、古老的,甚至那些抢亲等不尽合理的婚姻习俗都在逐渐改变。但是,定亲、成亲以及一些欢乐而有趣的婚礼仪式仍然保存着。

由于蒙古族分布广泛,各地婚俗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等。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表现了农区特点。西部牧区接亲时新娘骑马,整个婚礼仪式充满了牧区特点。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来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之后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蒙古包里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宾主高兴地为新人的幸福举杯祝酒、高歌。礼毕,姑娘、小伙子们拿出各种招数来“耍笑”新郎。阿拉善盟、伊克昭盟,“掰羊脖子骨”就别有情趣,要求新郎掰断煮熟的羊脖子,为的是考验新郎的力气和智慧。为增加难度羊脖骨髓中常常插一根红柳棍或筷子。科尔沁争夺“羊恩吐”(即羊拐)也很富有情趣。

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返回途中一对新人纵马奔驰,追逐戏逗,看谁能抢先到家。驰至男家,新郎新娘骑马在蒙古包外环绕三圈,下马后通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进蒙古包后先向父母跪献哈达,然后与亲友相见,交换鼻烟壶,互赠礼品。仪式过后举行宴会款待亲友。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郎手执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酒者一定要一饮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入高潮,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2~3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1~3天。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天。

(十四)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敖包节、祭成吉思汗陵等。

春节:查干萨日是蒙古族的春节,也称为“白节”。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是因为蒙古族崇尚白色的缘故。自古以来,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是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时间和汉族的春节大致相同。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绘。现代蒙古族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昼夜灯火不灭,晚饭前要祭祖,之后全家共进晚餐,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酒肉剩的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富富有余。晚饭后,举行下棋、说书、跳舞等各种活动。初一早早起床,在门外放供桌和供品,清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即向日出的方向磕头、拜天。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之后回到屋内向供奉的神佛像上香磕头。孩子对父母、长辈行拜年礼。这一切进行完后,按年龄长幼入座,开始饮茶、敬酒。新年饭后,身着节日的盛装,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地到亲友家拜年。拜年的途中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而现在,草原上看到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身临其境的人们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的率真性格。

那达慕: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举行。每到这时,牧民们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的盛装,骑马坐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争强斗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那达慕”一般进行5~7天。“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蒙古族在历史上非常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入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与他,收之为徒,然后互相拥抱,一齐跳跃出场。如今的“那达慕”还增加了各种文艺演出、物资交流等许多新的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祭敖包节:“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后来逐渐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每逢路过,远远地就要下马叩拜。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间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挂各色旌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祭敖包就是祭祀山川草木,祈求山神、路神保佑丰收、平安。祭敖包会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四五月择吉日进行。届时,群众纷纷扶老携幼,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到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它是蒙古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每到祭日,牧民们身穿蒙古族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陵园,向成吉思汗的塑像敬献美酒、鲜奶和哈达。

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如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经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这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如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伴奏演唱《江格尔》,跳民间舞蹈等。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那达慕敖包哈达
草原的哈达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祭敖包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试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那达慕文化
手捧哈达送给你
瀑布哈达
草原上的传统盛会
神圣的符号:还原一个真实的敖包
神圣的祭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