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中药方对乳房炎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

2010-08-08王桂英牛钟相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牛场稀释液方剂

王桂英,牛钟相

(1.聊城大学农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2.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有增加趋势,对奶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而传统的防治乳房炎多采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由于长期大量应用该类药物,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发生和奶中药残的增加,因而,尽快研制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新型制剂势在必行。

中药属于天然物质,它可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1]。在治疗乳房炎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本试验选用自拟的中药方剂对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4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聊城市郊区3个奶牛场患临床性乳房炎的奶牛,其中北杨集牛场11头,道口铺牛场的9头,徐营牛场的10头。

1.2 试验菌种 从3个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奶样中,分离鉴定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4种主要病原菌。

1.3 复方中药 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连翘、漏芦、白芷、木通、天花粉(孕畜禁用,可用牛蒡子代替)、皂角刺、瓜蒌、浙贝母、小蓟、白茅根。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自拟的复方,中药均购自聊城市利民药业有限公司。

1.4 培养基 营养琼脂、血清琼脂、沙保劳氏、血清肉汤培养基,其中营养琼脂,营养肉汤及沙保劳氏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为200702210。

1.5 药敏试验中药液的制备 取上述中草药复方120 g,加1000mL蒸馏水浸泡2 h,然后煎煮,武火煎煮沸腾后再用文火煎30 min,8层纱布过滤,再加热水600mL煎煮30 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待溶液冷却后3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文火加热浓缩成1 g/mL药液,然后装入250mL生理盐水瓶中,121℃30 min高压蒸汽灭菌,把灭菌好的中药原液分别稀释0、2、4、8倍,分装在灭菌好的生理盐水瓶中,4℃冰箱冷藏保存备用。

1.6 药敏纸片的制备 用打孔器将滤纸制成直径为6 mm的纸片,每50片放入青霉素小瓶中,瓶口用牛皮纸包扎。121℃高压蒸汽灭菌30 min,干燥后用微量移液器向装有纸片的小瓶中分别加入已灭菌好的各个浓度的中药药液0.50mL,待滤纸片均匀吸净药液后,放入4℃冰箱冷藏3 h取出备用。

1.7 菌液的制备 将分离鉴定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分别接种2mL营养肉汤培养基(链球菌需接种在血清肉汤内),37℃增菌培养24 h,取出后的菌液用生理盐水稀释1000倍,稀释后的菌液应在15 min内接种。

1.8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贴好纸片的平皿,置37℃温箱培养16~24 h观察结果。对于抑菌圈不明显的和抑菌圈过大的平板要做补充试验。每个牛场相同的菌种取两株,分别对不同浓度中药液作敏感试验,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抑菌效果判定标准按《中药药理学》标准:≥20 mm为极敏;15~19 mm为高敏;10~14 mm为中敏;10 mm以下为低敏[2]。

1.9 治疗试验中药液的制备 取复方中药共350 g,加 2500mL的水浸泡30 min,然后煎煮,武火煎煮沸腾后再用文火煎30 min,过滤得到第一次中药液。再将剩余的药渣加热水1000mL煎煮30 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待药液冷却后给牛灌服。

1.10 治疗方法和剂量 每头牛每天灌服复方中药制剂1付,连用6 d后判断其疗效。

1.11 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的判定的标准 治愈:乳房红肿热痛硬症状消失,乳汁肉眼观察正常,产奶量基本恢复。好转:乳房红肿热痛硬症状减轻,乳汁中有少量絮状物,但乳汁的色泽无异常,产奶量回升。无效:判断标准中的各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加剧。有效率为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敏试验结果 不同浓度的中药液对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见表1。

表1 复方中药对分离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由表1可见,中药原液:对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表现为极敏;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表现为高敏或中敏;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差。2倍稀释液:对酵母菌抑菌效果表现为高敏;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则表现为中敏或低敏;对大肠杆菌没有抑菌作用。4倍稀释液:只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3个牛场的分离菌对不同浓度的中药液的敏感性及耐药性没有差异。

2.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见表2。

表2 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结果

由于药敏试验只反映中药制剂在体外对病原菌的敏感性及耐药性,试验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体内抗菌作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该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自拟的中药复方对3个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自拟中药方的体外抑菌效果 中药的原液和2倍稀释液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而4倍和8倍稀释液的抑菌效果较差或者起不到抑菌作用。这一点与袁晨报道一致[3]。但中药的原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及2倍稀释液对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并不理想,与安回凤等报道的基本一致[4]。本试验中药组方对酵母菌体外的抑菌效果很好,其原液和2倍稀释液的抑菌效果达到了高敏。并且用此中药方剂在临床上治疗有真菌混合感染的临床型乳房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用该中药复方来治疗真菌性乳房炎在兽医临床上值得借鉴。

其次本试验所测的中药复方的提取液对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比李少基报道的要高[5]。这可能与菌种的来源、种类及中药的产地有关,同时药物本身的特性及试验方法对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临床上还需要对此复方作进一步的改进。

3.2 自拟中药复方的解析 本试验根据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中药药性,选取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提高机体免疫力的9种中药 :蒲公英、野菊花 、金银花 、连翘 、漏芦、白芷、木通、天花粉(孕畜禁用,可用牛蒡子代替)、皂角刺组成临床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基础方剂,患牛没有临床症状只是乳汁的颜色及质地有异常的可用基础方剂,患牛有临床症状的可在此方剂的基础上辨证加减,如果乳房肿硬有结块在此方剂的基础上加瓜蒌、浙贝母,如果乳房出血在此方剂的基础上加小蓟、白茅根。临床治疗剂所用剂量是做药敏试验剂量的3倍,一般服用3剂后,症状基本减轻,服用6剂后,全身症状消失,乳房复原,产奶正常。对于有真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治疗效果也很好。试验结果表明,自拟中药方剂在体外有直接的抑菌作用,在体内也与临床疗效相吻合。

[1]齐琳,李庆章,林叶,等.中草药防治奶牛(山羊)乳房炎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6(2):10-12.

[2]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3]袁晨,张仲文,王典仁.连翘等8种中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J].当代畜牧,2005,10(5):15-17.

[4]安回凤,张清香,孙景,等.不同方法制备的中草药原液体外抑菌的效果试验[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12(3):43-44.

[5]李少基,陈武,陈足金.1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4,23(1):44-45.

猜你喜欢

牛场稀释液方剂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影响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DHI参测牛场星级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