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委派会计制度探讨

2010-08-05刘玉良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7期
关键词:委派集团公司会计信息

刘玉良

一、会计委派制及施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一)会计委派制的基本理解

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成为了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会计管理方式,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就是集团公司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将会计人员委派至某一施工项目,并向委派会计人员授权对派驻单位会计行为及相关经济活动实施核算、监督工作。而委派会计的考核、奖惩、任免、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奖励、福利等由集团公司负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无权干涉。这样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所服务的单位脱钩,确定了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

(二)施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1.统一会计核算。由于施工项目点多面广,分布比较分散,集团公司远离项目,不能及时地对项目财务管理进行监控,财务核算口径存在不一致性。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之后,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发挥委派会计集中管理优势,不断规范项目会计核算体系,统一内部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个别项目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及项目局部利益,任意操纵项目利润,利用手中职权唆使财务人员做假账、粉饰修改报表,不仅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也侵害了集团公司利益。实施项目会计委派,可以有效地保证财务人员核算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了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3.参与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委派会计通过深入施工一线,能够及时发现项目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根据委派人员定期向集团公司上报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情况说明,为企业管理者制定项目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4.加强会计监督,避免腐败和舞弊现象发生。会计委派制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体系。委派会计通过联签参与项目经营活动,尤其是资金管控,可以形成对项目经营者的有效牵掣。在经营管理中,委派人员依法行使总公司赋予的会计监督职能,发现问题、纠正违规、规范运作,推动项目廉政建设,避免舞弊现象发生。

5.降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基层项目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利,如果项目部出现债务纠纷不能解决,所有的法律责任和财务风险就会全部转嫁到集团公司上来。因此,集团公司有必要加强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尤其是资金控制。实施委派会计制度可以确保集团公司及时、准确的掌握项目财务运行情况,监督工程款的专款专用,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弊端

1.委派会计职能发挥影响委派会计制度执行效果。会计委派制主要是通过委派人员独立性核算来达到集团公司监督项目经济行为的目的。委派会计自身的职能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行的效果。如果委派会计还停留在记账、算账、做账的地步,那么会计监督职能就很难充分发挥;同时如果委派人员不遵循项目实际,处处以集团公司的“钦差大臣”自居,对于项目经营活动插手太多,管的太严、统的太死,项目经营就失去了活力,会计委派制于企业发展只能是事倍功半。

2.委派会计资金控制不利。施工企业一般前期投入较大,而资金回收则相对滞后。虽然每月的资金预算可以部分解决这种问题,但项目财务主管在做预算时常常存在“宽打窄用”的现象,各项目的资金占用就为施工企业资金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带来了不便,以致经常会出现项目账户上资金宽裕而企业账户资金捉襟见肘的现象,给企业整体利益带来了影响。同时,如果委派会计对工程成本控制不到位,项目经理把原本属于此项工程的工程款挪用到别的地方,造成工程到期无法完工,最终只能由总公司出资金把工程完成。

3.对委派会计考核没有针对性。施工企业对外派财务人员的考核主要存在两大弊端,一则完全由施工企业管理考核,二则完全归口项目管理,委派会计一切收入均由项目部门领导决定。此两点缺陷呈极端存在,前者使项目效益状况和财务人员利益毫无关系,虽然能确保项目会计核算和资金控制顺利进行,有效实施监督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却弱化了财务在生产一线的服务职能,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不利;后者则使外派财务人员极易被项目部门同化,独立性丧失,这不仅使之贯彻执行企业制度积极性受损,也更容易遭遇道德风险。显然,两种情形均不利于外派财务人员发挥监督作用,后者更加不利于项目费用开支的控制以及企业政策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最终财务监督作用和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职能将被严重弱化。

4.会计委派人员的再监督问题。委派会计作为施工企业委派人员,同样存在监督问题,以促使委派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防止越权违规,滥用职权。委派会计也可能受其自身能力、道德限制,使委派会计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者的利益来行使监督权。特别是当处于强势地位的项目经理对项目利润或资金管控有不合适要求时,而委派会计也享有对项目利益或奖金的索取权,那么就会加剧委派会计与项目经营者的利益趋同性。

三、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的完善路径

1.正确认识会计委派制。提高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要求被委派的会计人员首先认识自己在分公司或施工项目中所处位置,既要领会并执行施工企业总公司的财务制度及各项要求,又要充分和项目经营者沟通,以妥善完成本职工作,加深企业与项目之间的融合。此外,项目领导还应正确认识委派会计制的根本目的,即规范项目会计核算工作,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使项目在接受企业服务的同时,支持企业财务制度并努力完成各项指标。

2.提升委派会计人员素质。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政治素质,是一名会计人员出色完成财会工作的基础条件。施工企业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委派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使之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质。

3.完善委派会计机构建设。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委派会计管理机构,负责委派会计的派遣、管理、调职、工资、福利标准制定,项目管理人员无权干涉,确保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

4.完善与委派制相配套的制度建设。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和管理制度,定期考核委派会计人员,并将考核结果及时上报给委派人员管理部门;奖惩制度,即制定奖惩条例,根据考核结果和财务审计情况,对于考核不合格或财务审计出现问题者,根据相关规定予以解聘或经济处罚等,对于表现出色者则要给予奖励;报告制度,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前者要求委派会计人员定期回公司总部参加财务例会、培训或总结,后者则要求委派会计人员及时上报所在单位发生的重大事故及问题。

5.采取轮换委派人员。为遏制和杜绝委派人员与项目经营者利用职权循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对于委派到各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在考虑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必须进行定期轮换或不定期的调整。通过会计人员的轮换发现问题,这也是保证会计委派制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委派集团公司会计信息
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实施办法探讨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