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10-08-05王战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7期
关键词:调剂国有资产行政

王战峰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深化财政管理和改革、提高固定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经济资源最优配置的重要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账目不清。主要表现为单位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造成账实不符。还有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新购及建造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入固定资产账。有的单位报废或已经不存在的资产没有及时销账。

2.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实现权利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必须要使单位运作的所有环节与资产管理紧密联系,而且资产管理的结果必须尽快反馈给单位各级管理者。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作支撑,没有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是难以做到的。

3.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变化快等特点,人们对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效益的价值观念比较淡薄。

4.资产处置不够规范。对确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没有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审批就进行处理,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5.会计核算存在滞后,会计核算不及时。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措施

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上也存在着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账外资产大量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闲置资产无法调剂等问题。因此,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重点应放在建立资产调剂机制以及如何在满足事业发展基础上使非经营性资产创造最大效益上。

1.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使用过程管理。规范资产购建、使用管理、报废报损、内部转移、转让出售等行为。实行资产使用责任制,将资产使用责任落实到资产使用部门和人员,并建立健全产权登记制度、保管制度和损失赔偿制度。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及权限,加大资产调剂使用力度,促使资产合理流动,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制定和完善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修保管等日常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和完善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等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三是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制度等;四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参照企业国有资产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绩效考核。对非经营性资产,以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为目标,明确资产的使用年限、损耗程度、更新条件等管理指标,探索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

2.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信息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可以全面、动态的管理固定资产。

3.强化预算管理,规范配置范围和标准,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控制力度,建立科学合理与规范的国有资产预算制度,这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建立以政府采购制度为主的资产预算制度,把预算安排与单位资产使用效率挂钩。以优化资产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为原则,研究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和价值定额,提出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配置和处置方案。避免盲目跟风,浪费资源,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科学配置、有效管理和高效使用。

4.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剂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长期以来靠国家财政无偿投入,资产流动性差、闲置浪费严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资源只有在合理流动下实施有效的重组,才能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由资产内部调剂、交易与租赁、报废制度等构成的国有资产处置机制,逐步实现资产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按照不同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范围和标准,对闲置资产进行申报、登记和评估,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实行有偿服务、转让、租赁或者公开拍卖。逐步建立闲置国有资产调剂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和服务,调剂余缺、盘活存量,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使存量资产得以发挥最大效率。

5.做好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一是审查核对,摸清底数。切实搞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进一步摸清底数,及时清理账外资产,收回资产经营收益。二是健全账目,完善登记,避免因人员变动及其他原因而引起资产流失。三是强化管理,严格责任。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占有、使用、转让或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猜你喜欢

调剂国有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要不要服从调剂?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