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0-08-0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7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信用商业银行

董 芳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就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极不完善,银行普遍存在惜贷行为。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财务制度不如大企业规范,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家庭式管理和道德风险问题,不少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往往有意拖欠贷款,再加上地方保护、政府干预和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缺乏,使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日趋严重。企业违约后,银行很难收回贷款本息,因此,不得不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放贷条件,致使银行惜贷行为普遍存在。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不完善。抵押贷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一种贷款制度,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价值低,特别是高风险、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无形资产占的比重很大,能够作抵押的资产价值不足。担保机构制定的贷款担保条件比较严格,与银行贷款的条件基本相当,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数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据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2006年的调查数据,北京63家担保机构全部的担保资金放大仅为2.3倍,低于国家规定的5到10倍的放大倍数,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更低(日本大约为60倍,美国大约为50倍);而且大多数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期限仅为半年,很少超过一年,担保品种基本上局限在流动资金担保上。

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商业银行监管难度大、风险大,交易费用与信息费用成本高。而中小金融机构与大商业银行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它们熟悉本地企业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高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然而,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停滞不前,没有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限制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成本高,这就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需要。

中小企业资金获取来源比较单一,且融资渠道较少。由于直接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要求高、限制多,且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安排,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障碍大,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此无能为力而转向间接融资。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有65.7%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种金融机构贷款。但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银行向大型化、城市化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少。金融机构能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很小,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需要。在“僧多粥少”“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必然产生。

二、化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切实提高企业信誉度。首先,中小企业要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营素质。中小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寻找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谋求最佳营销策略,提高自身的积累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科学化。还要把握住企业资产负债率、盈利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从而获得较高的信贷评估。其次,中小企业要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及其他注资者的信任与支持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各项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断完善财务制度,改善财务状况,提供真实,合法的财务报告。再次,中小企业要强化信用意识,树立良好信誉。经济发展离不开信用这个大前提。有人曾形象地提出:稳固的信用基础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企业要融通资金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自觉摒弃各种背信弃义、践踏信用的行为,增强信用意识,主动还款,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

加快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会员制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好、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并在原有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加大风险补偿力度,对服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和激励,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引导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也可以采取多元化形式,如成立完全由政府出资组建的融资担保机构或由政府牵头组织吸收民间资金组建的融资担保机构。此外,担保机构应与贷款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及时交换和通报投保企业的有关信息,加强对投保企业的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权益。同时,还可建立会员制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

发展小型商业银行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发展小型商业银行可按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比较了解,调查、交易费用比较低。二是以民生银行为样板发展类似功能的银行。目前,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和贷款比例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必须改革现有银行体系,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改变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引进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和完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允许、鼓励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形成“大银行向大项目提供资金,让出中下层市场给中小金融机构”的多层次的银行体系。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为不动产担保融资,从法律上讲,所谓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树木等地上附着物。因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绝大部分贷款都需要抵押或担保,而不动产就最适合作为抵押或担保物,而且不动产通常的增值属性保证了还贷人的偿还能力;而动产则容易为贷款人转移,这增加了银行的风险。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动产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融资方式。一般来说,动产融资就是指贷款人以各种动产为担保物从银行获得各种资金支持的行为。从国外融资业的发展和我国实际所具备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的动产融资将主要有以下几大内容:第一是金融租赁,操作方式一般是设备购买企业向租赁公司提出融资申请,由租赁公司进行融资(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向供应厂商购买相应设备,然后将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从而以“融物”代替“融资”。企业还可以将其所拥有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获得企业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再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设备租回来继续使用。这实质上是企业通过暂时出让固定资产所有权作为抵押而获得信贷资金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企业还可以以设备作抵押,直接向银行贷款。第二是存货融资,以企业的存货,即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作为获得贷款的担保物。若企业违约,银行可将存货出售。另外,对那些达不到二板市场融资标准的中小企业,我们还应该通过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和主板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板市场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条件成熟的省份还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工作。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信用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信用中国网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