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舞弊的特点与对策

2010-08-05王静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7期
关键词:舞弊商誉金融危机

王静波

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起了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企业在危机中也是深受重创,企业经营者面临着企业业务量萎缩、利润下降;企业资产缩水,资产负债率企高;企业的成本增高,无法实现低成本战略;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挑战,现金流量受到极大的挑战;企业的投资者——股东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产生怀疑,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等问题。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树立自己企业的信心和形象是企业管理者的头等大事。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舞弊会呈现出它的特殊之处,因此,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会计舞弊特征与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舞弊的特征

在后金融经济危机时代下,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企业的各种资产大幅缩水,在年报中可能会掩盖一些实质性的亏损,舞弊的动机明显增加。

1.虚增资产利润成为后危机时代会计舞弊的特点之一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通过诸如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以获得其与经营业绩挂钩的高额工资、奖金、期权等,直接增加管理人员的个人收益。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会计舞弊的公司,它们大多是一些在全国或地方有些名气的大公司、大企业,甚至是地方的支柱产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为了保住昔日殊荣,维护企业形象,不惜一切代价,虚报产值,虚报收入,虚报利润。由于会计舞弊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会计舞弊成本,所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会有意识地采用会计舞弊手段以达到目的。

2.因防止被ST成为后危机时代会计舞弊主要特点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带帽”以及退市,往往通过会计舞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如“一年巨亏,一年微利”等手法避免事实上的“连续三年”亏损。

3.因维护企业的形象持续下滑的动机是后危机时代会计舞弊主要特点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益主体呈多元化,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后,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同时也开始注意无形资产的积累,注重荣誉观,追逐知名度,中小企业的老板也开始谋求政治资本,因此就采用会计信息舞弊来掩饰自身的缺陷,夸大其优势,以改变人们的认识或取得某种优势,使企业在评比、升级、验收、检查、宣传、取得某种资质或信誉等过程中获得主动或有利位置,便于今后向银行贷款、争取新项目、销售产品。

4.为融资而进行会计舞弊

众所周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机构也严重受到重创,因此,授信能力有所减弱,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信用能力、条件有限,要想直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既不现实又受国家政策限制,融资面临较多困难。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解决资金难的问题,主要通过增大收入,减少成本,从而虚增利润,目的是制造假象让债权人感觉企业发展前景可观、财务风险不高、值得融通资金。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舞弊的特殊危害性

1.减弱甚至破坏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采取措施带来的效果

会计舞弊会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使统计上报给政府的相关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它将导致政府宏观调控失误,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如果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制订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会起到误导作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2.使利益相关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舞弊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直接与市场经济规则严重背离的行为。它不但会严重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危害了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使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基础产生怀疑,也会从根本上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危害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3.产生腐败,损害社会风气

通过会计舞弊,有关当事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盗窃、骗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有款项和公有物品以获得个人利益,滋生腐败导致堕落,败坏社会风气。

4.使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又一波冲击

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甚至会影响社会安定。

5.导致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的财政支出大量增加,而财政收入会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出现财政赤字的状况。会计舞弊者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从而使国家无法更好的实施宏观调整政策,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来。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舞弊的对策

1.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

在金融经济危机下,企业的各种资产大幅缩水,在年报中可能会掩盖一些实质性的亏损,舞弊的动机明显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机同时对会计准则和会计报告的透明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风险成本和难度,因而需要会计师事务所严格贯彻风险导向理念,遵守执业准则,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以降低审计风险。

2.加强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价的审计

企业管理者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往往决定了金融资产的分类,因此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应注意企业利用金融工具的分类操纵利润。

3.关注企业合并及异常的股权转让行为

股权转让归属于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行为,往往具有短暂性和临时性,对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而言,这方面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重应该是较小的。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发现,利用企业合并和股权转让往往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依靠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这些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亏损。

4.加强对长期股权投资及商誉的减值测试的审计

商誉的减值尤其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重视,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不再摊销,而是代之以商誉减值测试,只有存在减值时才需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测试是基于一项资产期望产生的现金流量,但商誉本身并不产生现金流量,它只能与其他一项资产或一组资产相结合才能产生现金流量。如何认定商誉所属的资产组,避免被错误的分配给过大或过下的资产组是实际操作的关键,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难点。

5.审计报表附注中持续经营的评价

由于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作为审计对象的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和融资难度的加大,会使企业的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另一方面,对于危机究竟会持续多久以及以何种方式结束尚不得而知,这就给企业未来的经营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对于持续经营假设的评估显得格外重要,稍有不慎,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转化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四、结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对会计舞弊更具有他的紧迫性和特殊性,除了文章中列示的在外审方面的强化手段,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源控制会计舞弊;加强企业内部会计诚信管理;完善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体系等方式。

同时,人们应该深入了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自觉地抵制会计舞弊,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以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力,培育完善、成熟的资本市场,保护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益于培育市场信用机制,打击腐败,保护国有资产,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益于全面推进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舞弊商誉金融危机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我国部分商誉与国际完全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启示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