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新架构

2010-05-2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4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工作实训

李 平

近几年来,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要求,高职院校都在广泛地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各校的《基础会计》课程也都在纷纷进行改革,出版了一些相应的教材。但从改革的情况看,有的除了强化了一些实训内容以外,教学内容体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也有的甚至只是原来教材的翻版。为了使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应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架构。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及教学目标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它阐明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既是会计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又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既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概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载体,又是会计岗位基本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

因此,《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夯实基础、适应岗位”,即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满足会计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现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分析

从目前已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来看,主要有传统内容体系、模块化内容体系、项目任务式内容体系等几种,各有其特点。

(一)传统内容体系。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基本是从总论开始,依次是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等,以理论教学为主线,教学环节基本采取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一周的综合模拟实训的方式。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必然会使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可能占很重要的地位。往往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技能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学完课程以后,甚至对会计都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不知道会计人员应做什么,如何去做,职业技能残缺不全。即使在随后的综合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也不能将各项操作衔接起来,无法自主完成各项操作,只能是在教师的一步一步指导之下来完成。显然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已经完全不符合高职教育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二)模块化内容体系。模块化内容体系基本是分为三大模块:理论知识模块、会计工作流程模块和模拟实训模块。这种内容体系已经对传统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完整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强化了实训,其中会计工作流程模块着重讲授会计工作中各环节的实践技能要求,模拟实训模块一般是对应着会计工作流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而设置的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训来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这种教学内容体系体现了“理”和“实”的结合,通过“先学后做”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操作,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本还是分离的,无法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未能融“教、学、做”为一体。

(三)项目任务式内容体系。当前大家都在一致探讨构建项目任务式内容体系,不少学校已经取得了成果,并出版了相应的教材。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应该是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项目任务式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设计项目和任务,即以什么作为项目载体,用什么样的任务来驱动教学过程。如果项目和任务设计不科学,就不能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现在有的所谓项目任务式的内容体系跟传统内容体系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把原来的“章节”改成了“项目任务”,完全为了改革而改革,这种内容体系是不可取的。

有的改革成果是真正的项目任务式内容体系,有利于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内容体系一般是按照会计岗位设计的项目和任务载体而形成,例如以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等作为项目和任务。这些项目任务真正体现了会计工作过程,实现了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但这种内容体系也有其缺陷,要么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要么是理论的重复。因为这些会计岗位技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之上,也就是要在讲授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再教学岗位技能。如果先是基础理论教学,后是岗位技能教学,那就没有能真正实现“理”和“实”的完全“一体化”。如果将理论知识教学贯穿到岗位技能教学过程中去,那又有可能造成理论知识的重复,因为诸如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等理论知识是各个会计岗位技能学习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所以,这种项目任务式的教学内容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新架构

介于以上分析,必须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架构。

(一)教学内容组织思路。重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按照“项目任务导入理论教学,理论知识引导实训要求,实训要求指导实际训练”的思路,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主题,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融“理、实、做”为一体。

(二)项目任务载体的设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会计核算又是基础,所以会计工作过程实际就是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过程。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主要由七种方法所组成: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或借贷记账(现行的复式记账法为借贷记账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些方法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循环使用,故称之为会计循环。无论单位如何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过程都是这七种方法的运用过程。所以,用这七种会计核算方法作为教学内容的项目载体,每一个项目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这些项目和任务完全可以贯穿起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岗位技能体系,从而实现“理”和“实”的完全融合。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按照教学内容组织思路,以会计核算方法作为项目载体,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课程导入和七个项目,每个项目设计若干工作任务。课程导入部分模拟一家企业的实际资料,作为一项总任务导入整个课程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围绕每一个项目和每一项工作任务,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融入其中。由项目和任务导入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展示项目任务完成结果的实际资料,提出完成任务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各个实训项目的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最后再设计一个综合实训项目,将学生分组,建立模拟会计机构,进行人员分工,将各项工作任务按照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连接起来,进行综合实训,完成一个会计循环。综合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轮岗,反复完成几个会计循环,让所有学生掌握整个会计工作过程中各项岗位技能。具体教学内容体系见上页表。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会计工作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