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45例

2010-04-1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百会印堂合谷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变应原而导致的鼻黏膜发生以I型变态反应为主的非感染性炎症,临床上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根治。笔者近年来采用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针推中心门诊,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9.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20年。临床均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

1.2 方法 取穴:百会透前顶,上星透神庭,印堂透鼻根。配穴双侧迎香,列缺,合谷,足三里,关元,气海。

操作手法:患者取仰卧位,用30号1.5寸毫针平刺,深度0.8~1.0寸,行快速捻转手法1~2分钟,头针刺入后局部酸胀感并向鼻部传导为宜,印堂、迎香穴使针感直达鼻腔,得气后百会、上星穴接G 6805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时间为30分钟,强度为1.0~2.0mV,频率为1.0-1.5Hz,其余穴位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隔天1次,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随访半年。

2 治疗效果

根据1997年在海口修订的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判定疗效。痊愈:1个疗程后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减轻,但偶有复发;无效:2个疗程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其中,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

3 体会

近10年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呈全球上升趋势。据国外文献报告,该病发病率高达10%~25%,国内调查也为5%~15%,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病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禀赋异常,肺、脾、肾三脏虚损以及风寒、异气侵袭所致[2]。《灵枢·本神》篇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嚏鼽、衄、鼻塞”。《医学入门》解释说“鼽者,鼻流清涕”。《济生方鼻门》则进一步指出本病之因即有内伤,又有外感:“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致鼻气不得宣调,清道壅塞,其为病也”。说明本病病位在鼻,病本在肺脾之脏。《薛氏医案·外科心法》云:“若因饥饱劳役所伤,脾胃发生之气不能上升,邪客孔窍,故不利不闻香臭,宜养脾胃,使胃气上升,则鼻通矣”。因此,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

在治疗上,笔者以督脉经穴为主,百会透前顶,上星透神庭,印堂透鼻根,针尖直达病所。督脉有统摄全身阳气之功能,加之其循行恰好过鼻,采用透穴法针刺督脉诸穴取其固本培元,鼓舞一身阳气及局部祛邪通窍之功[3]。印堂位于督脉的循行线上,为经外奇穴,又位于两眉之间,取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原则,是治疗头、目、鼻疾的常用穴位之一[4]。局部取迎香,远端配穴取合谷,列缺,足三里,关元,气海。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鼻窍,有散风祛邪、宣通鼻窍之功,可治疗一切鼻部疾患。《甲乙经》言:“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喝僻多夷……迎香主之”。同时迎香又为手足阳明之会,可兼调理脾胃之气。列缺为肺经络穴,通任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迎香配列缺,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宣肺通窍、调畅气机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有解表祛邪之功,治疗外感、鼻疾等与肺有关的病症。手阳明经循行“络肺下膈属大肠”最后止于鼻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另外,合谷为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是治疗颜面五官疾患之要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为经脉所过的远端取穴。足三里又为补益要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与关元、气海共奏扶正之功。本方法取穴少,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百会印堂合谷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球迷·缪印堂荐评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基于云服务的成人远程协作项目学习探究
牛年看牛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