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问题探究

2010-04-07韩喜双方灵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关键词:社会学科理工类社会科学

韩喜双,方灵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问题探究

韩喜双,方灵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重视。对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而言,人文社会学科具有激发创新能力、促进学科融合和提升人文氛围等独特的意义。基于海内外两所著名大学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经验,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实际情况,对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作出思考:将人文社会学科定位于对理工学科在“工具”、“视野”与“内涵”等层面具有辅助作用;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解决人文社会学科师资困难;全面促进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辐射力。

理工类大学;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

在中国,由于受到学术政治化、“文科无用论”等思想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曲折。直到近十几年来,中国高校开始重视加强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一些文科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理工类高校由于基础薄弱,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速度较慢,建设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中的320所理工农医本科院校,有290所院校设有人文社会学科类本科专业[1]。但从发展水平来看,除了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少数几所理工类高校在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方面的实力能排在全国前十名以外[2],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还在低水平徘徊。因此,理工类高校必须摒弃贪大求全的固有观念,从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现实意义出发,从理工类院校的特点出发,明确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称。人文学科是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是对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的探究,目的在于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使心灵和生命有所归依[3]28-35;社会科学关注的中心是人类社会,它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组织构成、功能作用、形成机制、变迁规律等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运行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从而使人类得以更有效率地协调和管理,创造出符合人性的社会组织形式[4]。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客观基础[3]28-35。一般认为,哲学、伦理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学等属于人文学科范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则归属于现代社会科学。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确定方向、创立机制、制定方略的作用,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协助人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人类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在高等教育的历史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到了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教育逐步占领了大学教育的统治地位,人文社会科学受到了冷落。然而,在自然科学教育主导下,大学逐渐沦为制作“就业机器”的工厂,而学生则成为单纯的“技术工作者”,缺乏了作为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人文修养和独立精神。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发展表现出高度综合化的特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互补互利,共同为人类揭示自然界和社会更深层次的规律。因此,现代大学的高等教育,必须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在理工类高校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原因

中国理工类高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人文社会学科简单地归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政治理论教学,即使是在恢复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后,人文社会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在理工类高校中仍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随着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复兴,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成为了在这一领域长期处于弱势的理工类高校的重点工作。无论在建设的初期阶段还是在发展阶段,理工类高校都必须清楚地认识人文社会学科的功能和意义。

1.顺应本科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开展通识教育建立基础

美国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轮本科教育改革,深刻影响了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通识教育”便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而言的,它是对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其主要目的是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5]。因此理工类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的一大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目前国内的几所知名大学已经率先为本科生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包括志得、腾飞、克卿和任重四个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

2.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RogerW.Sperry)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左脑主要进行逻辑思维,从事科学活动;右脑主要进行形象思维,从事文学艺术活动。右脑的记忆量是左脑的百万倍,原创性主要基于右脑,而以往疏于开发右脑,疏于文学艺术、人文教育。左脑、右脑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开发,才能取得人的和谐发展[6]。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也谈道:“正因为逻辑思维执著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往往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突破,难于求异,难于飞跃,难于超脱现有模式而作出重大的创新。”[7]科学研究需要开阔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恰好能够弥补自然科学与工程教育所缺乏的形象思维的锻炼。这种锻炼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激发创造性,还能帮助学生站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看待工程与技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底蕴,自然科学与工程教育培养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就不仅仅是“工匠”,而是能够对创造出的科研成果与技术产品作出正确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判断的复合型人才。

3.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的趋势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大学作为最重要的科技溯源地,特别强调各种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发展,积极“撮合”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进行合作研究,如在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与哲学学院强调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大脑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而经济学的研究则融合于能源及环境政策研究之中。在国内,许多大学和学者也已经开始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入理工学科的教学之中,如把伦理学知识融入医学课程体系,把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知识引入材料学的教学中。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将为科学的整体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观念和启示,这既有利于学科实力的全面提升,又有利于突破性科研成果的诞生。

4.提升人文素养,优化大学人文氛围

人文社会学科一方面展示了人类与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人格完善和终极关怀等文化价值,而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修养”[8]。在理工类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长期专注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专业领域之中,缺乏人文知识的熏陶,无法深切地关怀和理解生命和人生的基本问题,也难以感受和把握事物和现象背后蕴涵的哲理和精神。因此,开设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举办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讲座,可以有助于大学师生启迪心智、滋润心灵,提升人文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高解决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能力。

如何看待一个大学?顾明远先生提出,首先要看大学的精神、文化氛围和底蕴[9]。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对人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决定了它对大学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言之,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精华正是大学文化的源泉,它赋予一所大学独立的文化品位与姿态[10]。在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文化的凝聚和传播。用优秀、先进和丰富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塑造大学文化,能使大学师生在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中提高道德情操,形成完善的人格,这种经历比在大学中获得的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更为深远,进而使大学成为教师和学生都难以忘怀的“心灵的故乡”。

三、加州理工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可借鉴之处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是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高层次大学,与一般的理工类高校相比,具有规模小和研究性强的特点。因此,人文社会学科在这类大学中的定位和作用也相应地有所不同。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即是这类大学的典型代表,两校不仅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教育领域的成就显著,而且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方面也十分成功,值得国内同类高校借鉴。

1.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可谓一所小而精的理工科背景的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目前其在校生总数仅为2 126名,其中本科生921名、研究生1 205名。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培养教育、政府以及工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或工程师”,这一使命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广泛的研究性课程学习。

加州理工学院设有7个学部(包括一个交叉学科项目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是其中之一,而该学科部相应地设有两个学系:人文学系和社会科学系。人文学系设置的学科有历史学、文学、哲学、科学史以及多种语言学。社会科学系涵盖的学科包括人类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政治科学、心理学及神经科学。

要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学士学位,所有在校生必须获得36个人文学科的课程学分、36个社会科学学科的课程学分,以及额外的36个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的课程学分。一般来说,在完成一门人文或社会学科课程后,能够获得9个学分。因此,总的来说,在校生必须在大学四年中,完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开设的大约12门课程的学习。刚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的大一学生,还必须参加学习两个学期的“新生人文课程”。“新生人文课程”意在向学生介绍历史、文学和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研究对象,具体的课程包括:“美国历史”、“现代欧洲”、“正确与错误”、“知识与现实”、“科学史导论”、“科学哲学导论”等。

另一方面,人文学系提供历史学、英语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以及哲学四种本科学位课程,而社会科学系则颁发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与管理学、政治科学三种本科学位,以及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主修其他本科学位的学生可以选择辅修以上课程以获得第二学位。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共有49名全职教师和30名非全职教师。由于规模较小,聘请访问学者成为学部解决师资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人文学系聘请了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学校的教师授课;社会科学系则在“菲尔柴尔德访问学者项目”(Fairchild V isiting Scholars Program)、“穆尔杰出学者项目”(M oore D istinguished Scho lars Program)等基金的资助下,聘请学者进行数周至一个学年的教学与研究。

2.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不足20年,已发展成亚洲乃至全球顶尖的高等学府。香港科技大学的使命是“通过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系,追求知识。特别注重:1)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和商业课程;2)研究生的培养。并协助香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在校生为9 271名,其中本科生5 969名、研究生3 302名。

香港科技大学设有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其下又设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定位:“一是帮助学生以社会、区域及国际视角看待其专业领域内的科学、技术和商业问题,二是拓展学生知识与视野。”其职责是“开设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并为全校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人文学部由人类学、艺术、历史、语言学、文学及哲学组成;社会科学学部则由经济、地理、政治学、心理学、科学研究及社会学组成。此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还在文学、历史与人类学、哲学与宗教学以及语言学四个方向为本科生提供第二学位的辅修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为本科生提供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丰富,覆盖了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宗教学以及艺术文化中的电影、音乐、绘画等,而且课程内容的设置十分引人入胜,如属于艺术领域的“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西方建筑欣赏”;属于文学领域的“女性文学”、“文学主题:爱与死亡”;属于宗教学领域的“佛教:起源与发展”、“道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等课程。在2006—2008学年,全校共有8 252名学生参加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128门课程的学习。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有全职教师及研究人员52名,另外也聘请了多名访问学者。

综上所述,两校在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上有以下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把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作为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把获得相应学分作为授予学位的前提条件之一;二是突出人文社会学科在理工科高校中的特色和作用,适当设置反映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系和交叉的课程;三是充分利用其他大学的以人文社会学科见长的师资,以弥补本校人文社会学科师资的不足。

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人文社会学科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哈工大深研院”)成立于2002年,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创办的以培养研究生层次人才为主的办学实体,设有八个学科部,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部、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科部、自动控制与机电工程学科部、城市与土木工程学科部、经济管理学科部、基础科学学科部。2009年1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了新的合作备忘录,以共建“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精特’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从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这种背景与形势下,如何建设人文社会学科成为哈工大深研院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

按照学者对理工类高校成功发展文科的一般规律的描述,“第一阶段是为理工科服务而发展文科,这一时期的文科定位为理工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第二阶段为依托强大理工的背景优势发展独立的特色文科,朝着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是构造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追求与一流理工科地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一流的文科。”[11]根据这一规律,哈工大深研院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为理工科服务的人文社会学科,即发展通识教育。

人文社会学科对理工学科的辅助作用可以体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工具”层面,如语言学(主要表现为英语)使学生掌握世界通行的语言,从而能够通过专业的外文书籍、论文以及与国外学者的直接交流中获取最新的资讯和信息;社会学中的问卷、访谈、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大量地被运用于工程领域中,是解决工程技术实践问题的重要帮手;管理学则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人事关系能力与对工作的全局把握能力。二是“视野”层面,如哲学和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学和政治学则能够使学生了解过去,反思现在,并学会用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问题。三是“内涵”层面,如文学、艺术、宗教等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与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哈工大深研院的经济管理学科部提供了包括企业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等在内的管理学的主要专业,但其课程设置偏于实用性,只能在“工具”层面发挥对理工科的辅助作用。因此,应当针对“视野”与“内涵”层面建立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主干学科。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任何一所理工科大学在创办人文社会学科之初的突出问题之一。与许多其他理工科背景的大学一样,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研究资源和发展空间,哈工大深研院面临着难以吸引人文社会学科优质师资的困难。然而,哈工大深研院具有毗邻港澳的天然地理优势,在建院早期已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通过设立访问学者、特聘教授等形式,可以使这些院校所拥有的优秀的人文社会学科教师成为哈工大深研院最主要的师资来源之一。

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互相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本特征的背景下,有意识地将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运用于理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当中,取各家之长而互补,已经成为大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哈工大深研院在成立之初,基于秉承哈工大传统学科优势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考虑,建设了以工程学科为主的体系,但同时也十分注重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协作,如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的结合研究,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环境科学工程与城市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宏观把握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哈工大深研院全面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意义,将不限于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而是为学科自我突破与技术创新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人文社会学科是大学文化产生的源泉,直接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凝聚和传承,进而间接影响着大学对城市的文化辐射力。对于大学而言,文化是赢得社会声誉的手段;对于城市而言,大学是人文精神的家园。同时,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融为一体,并被重新赋予新的特色。在哈工大深研院所处的这座城市,文化辐射具有独特的意义。只有30年历史的深圳,尽管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却因为教育和文化的薄弱而被打上了“文化沙漠”的烙印。哈工大深研院自在深圳建院以来,一方面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另一方面也不忘为城市文化建设出力,在面向社会举办知识普及讲座、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确定了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目标之后,哈工大深研院将会为深圳这片“沙漠”注入一股新的文化“清泉”。在拥有历史学、社会学、艺术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底蕴的基础上,哈工大深研院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深圳独特的城市文化,为深圳原有的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增色,倡导建设更加大气、优雅和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城市风貌。

[1]张玉玲,吴高波,邵勇.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5):91-95.

[2]王日春,王玉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21-23.

[3]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4]曾军.有关“人文学科”的几点辨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121-126.

[5]姜凤春.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机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6):45-49.

[6]杨叔子.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5-7.

[7]杨叔子.科学人文融则利而育全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10-13.

[8]张梅珍.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建设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4):170-171.

[9]顾秉林.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73-76.

[10]高侠.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4,(9):106-111.

[11]张建华.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几个重要问题[J].科学中国人,2004,(3):26-27.

Developm en t of Hum an ities&Soc ia l Sc ience in Research-or ien ted Un iversities of Science&Technology

HAN X i-shuang,FANGL ing-m in

(Shenzhen Graduate Schoo l,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 logy,Shenzhen 518055,China)

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ave p layed decisive ro les in hum an history.Their counterparts in universities also d raw mo re andmo re attention of scho lars.For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of science and techno logy,the 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ave unique functions such asmotivating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advancing the discip line integration, and p romo ting the hum anistic atmosphere.Based on the examp lesof two no ted universitiesathom e and abroad,a reflection is m ade on the developm entof 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 logy:the two subjects should assistw ith the developm entof science and techno logy;visiting scho lars from Hongkong andM acau shou ld relieve the scarcity of teachers;integration of hum anities and science should be advanced,while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cultu re on the u rban city shou ld be reinfo rce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 logy;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G648.3

A

1009-1971(2010)04-0099-06

[责任编辑 张莲英]

2010-05-06

韩喜双(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院长,副研究员,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应急安全管理研究;方灵敏(1981-),女,广东深圳人,办公室政策研究负责人,硕士,从事高等教育及政策法规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学科理工类社会科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对策研究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美国的社会学科教学实践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如何实现开放性学习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