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性与组织管理

2010-04-03伟,李

关键词:权变复杂性环境

关 伟,李 红

(1.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国际贸易公司,辽宁 大连 116113)

复杂性与组织管理

关 伟1,李 红2

(1.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国际贸易公司,辽宁 大连 116113)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被复杂性环境与不确定性因素包围,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组织结构,建立一种能够与环境动态适应的有机型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中,不存在固定的管理模式,一切都应随着情景的变化,选择与具体情景相适应的权变管理模式和重视组织文化建设的柔性管理模式。

复杂性;组织结构;权变;柔性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组织管理必须与它所面临的时代环境与它所生存的具体环境相适应,在适应中实施组织变革。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即管理方式,才能使管理在动荡边缘保持某种暂时的秩序,而这种并不稳定的秩序就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保证。也就是说,面对着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环境,组织必须学会“在混沌中求生存”。对此,组织在结构与管理方式方面都必须作出系统的调整或变革,改变传统的基于确定性环境的理性控制思维模式。

一、组织日益增长的复杂性

1.组织环境的动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变得日益复杂,而组织的复杂性主要源于环境的日益动荡。当今人类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可以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当前的环境正变得更加动荡和不确定。一个基本事实是:“对人类的一个封闭的、片段的和简化的理论的丧钟敲响了,而一个开放的、多方面的和复杂的理论时代开始了。”[1]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中不断增长的动乱,“在我们的时代里,加速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基本力量。这一加速的推进具有个人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后果。未来的冲击是个时代的现象,是社会急骤加速的变化率的产物。它是由于新旧文化的重叠而产生的。”[2]

环境的动荡给组织带来内外两个方面的复杂性因素。第一,组织外部复杂性。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产品生命周期上的缩短。企业必须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加强组织的创新性以跟上产品的更新速度。其次,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随着消费者获取信息能力的增加,市场逐渐趋向于买方市场,企业以前那种大生产模式下的产品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消费者。企业只有充分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满足消费者特性要求的产品才能赢利。最后,企业竞争环境的恶化。从竞争者数量有限到现在的全球竞争,同时还面临着众多的潜在竞争者和替代行业竞争者。企业在这种环境下要生存,必然要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组织管理形态。第二,组织内部复杂性。首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由于个人需求的多样化,组织的每个人各自追求各自效用的最大化,但个人的最优选择的汇总与组织的最优化目标有很大差距。其次,个人选择的限制。人的决策虽然理性,但受到信息量的限制。传统控制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组织中信息交流不畅,加剧了组织管理的复杂程度。来自组织上层的高度控制使下级倾向于掩饰不好的信息,纵然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再丰富,决策能力再强,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无所适从。最后,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组织员工日益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医疗等机构的高组织化和情感、价值等要素的渗透都使得组织管理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非理性。

2.复杂性带来的管理问题

环境的变动对管理的对象、载体、工具与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影响。组织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两大方面。

首先,对组织结构调整的压力。工业社会最为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组织,官僚制组织形式以及管理体系中的权力分化、领域分离和专业化等,都是适应一种科学性和技术化的要求而作出的安排。而对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式的科学性要求可以归结为确定性。虽然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对象,可能会使用诸如明确性、稳定性、持续性等不同概念,但所有这些称谓都是确定性的不同表现,都属于用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式的确定性来解决社会问题以满足公共需求。复杂性是与社会运行速度相对应的,在复杂性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就只能对社会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式作出确定性的要求。后工业社会是高度复杂性的社会,它对管理体系及其组织结构的要求就不再突出确定性的问题,反而需要突出的是弹性、灵活性和灵敏性。目前正处在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用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去迎接后工业社会,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组织建构原则的问题。[3]

其次,对管理方式变革的压力。各种组织总是力图从各方面降低或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使它的投入与产出常规化,获得更精确的信息等。在平静的环境里,这个过程并不困难,组织只需对一定限量的投入作出反应,在一定时间内就能相对静止。这种情况下,组织可以制定具体的政策、规章、条例来处理日常事务,可以在固定的结构、明确规定的等级和给每个参与者规定出具体任务的情况下进行业务活动。但是,在动乱的环境中,这种形式是行不通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更有适应性的反应系统,“复杂的适应系统是开放系统,它与以千变万化和具有限制性为特征的环境进行密切交换。为封闭的物理系统提出的平衡观念对于这样的动态形势是不适宜的而且常常是不能用的。”[4]这种动乱环境中产生的管理不适应性与不连续性要求管理必须采取更灵活的方式。

二、复杂性与组织结构调整

复杂性环境与其引起的管理复杂性问题要求改变传统的稳定、机械式的组织结构,建立一种能够与环境动态适应的有机型组织。趋于动态的灵活的结构和脱离刻板的官僚形式的动向,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的一种趋势。适应性有机系统不是建立在永久的固定的职位之上,而是具有较少的机构性与更经常的职位变化,以及具有动态性的职能之间的交互作用,它需要在不同活动的一体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机型组织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其组织设计能够接受环境影响和对付不确定性;其权力的来源不是基于职位,而是知识与专长;在任务与职能方面,一般也没有严格的界限规定。

有机型组织首先是一种扁平化的结构。组织扁平化是与组织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管理层次是指组织内部纵向管理系统所划分的等级数,而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扁平式组织实际上就是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较大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扁平化组织在复杂性的环境中具有重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5]首先,节省管理费用,降低管理成本是组织扁平化最为直接的优势。扁平式的组织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明显有助于节省管理开支。其次,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决策效率是组织扁平化最为显著的优势。扁平式的组织由于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失真少,上下之间沟通方便,因而可以使上级更快地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可行的决策。同时,由于层次少,组织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可以更直接地面对市场,发现问题,从而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差,也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使组织能力变得更为柔性化,反应更加灵敏。最后,扁平化组织易于实行参与管理,增长下属士气。参与式管理使下属具有更多的参与决策权与自我表达权,下属对自己的行为直接负责,有利于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解决了人的需要问题。而从根本意义上讲,解决了人的需要问题和人的士气问题,组织所面临的其他一切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有机型组织还是一种网络型组织。网络型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人们目前探讨的网络型组织、群体型组织、自设计组织、基于信息组织和后工业化组织的一个统称。因此,在既非市场又非等级制度的组织模式中,网络型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模式。它代表的不只是一种将源于更传统模式的因素结合起来的杂交或不完全形式,而且带来了比市场联系更持久而分散、比等级制度更互惠平等的组织绩效。从运行机理上看,网络型组织结构不是依靠合同、授权、资本运作等方式形成的,它所依靠的是设计规则的吸引力,并且,这种设计规则在广义层面上包括技术标准、文化认同等。[6]网络型组织在复杂性环境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网络型组织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其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特定的领域,以获取专业化带来的利益。网络型组织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员工群和企业群。在网络型组织内部,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人和企业各有其特定的分工。网络利用其特有的价值整合功能,使网络成员能够专心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改进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率。其次,网络型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利用网络型组织形式,可以将经常性交易对象组织起来,建立长期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换关系进行管理,有助于降低契约谈判费用,简化冲突的协调过程,增加关系性专用资产投资,最终降低总体交易成本。最后,网络型组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取代了资金、设备和土地等有形资产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生产要素将直接决定经济效率的高低。

三、复杂性与管理方式变革

1.权变管理

由于现代组织所处环境超系统及组织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特征,从而不可能存在某种适用于一切情况和一切组织的普遍管理原则和方法,只能依据各种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做到随机应变。在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中,不存在固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一切都应随着情景的变化,选择与具体的情景相适应的恰当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以及组织内各分系统之间的一致性。权变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系统的观念,从事物的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将企业看做一个统一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因为权变管理是以系统观点来考察组织的,与系统管理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理论核心就是将组织视做“开放系统”。权变管理理论通过分析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权变管理的关键是决策行动的权变。决策行动的权变观,是改进管理和使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益和效率的一种适应的、实用的理论方法。权变观不仅探索了解组织与组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它的最终目标是提出最适用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实际上,管理现代组织所包含的复杂性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办法是最好的,所以只能运用现有的全部知识来将环境与组织决策设计联系起来并相适应。管理决策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在对或然的客观环境进行科学的判断后,所采取的行动合理的成功率。[7]决策的权变方法需要决策者的关系思维,“运用决策观念的人必须认识其组织有更多和不同的目标与需要;必须研究与决策有关的更多要素;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制定和执行决策的方法,必须不是逐个地而是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评价决策。”[8]

2.柔性管理

与传统的静态环境中的刚性、硬性管理方式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复杂环境需要一种软化的柔性管理。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组织提高管理柔性,提高响应能力来应对这变化莫测的客观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要求战略决策必须整合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并反应迅速。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必须实行柔性管理,打破传统的严格的部门分工的界限,实行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以塑造一个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团队,来迎接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所谓“柔性”,是指柔软性和灵活性。对企业来说,就是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感知变化和调整应变的能力。所谓“柔性管理”,是一种与以往制度化、程序化的“刚性管理”相对立的新型管理方式。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灵活机动的权变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实行经营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经营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式经营计划法,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的应变能力。第二,实行组织机构的柔性化。如由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过渡,由纵向金字塔形向扁平形过渡,由直线职能制向事业部制成矩阵制过渡,使组织机构具有弹性和权变性,提高其应变能力。第三,实行营销策略的柔性化。如强调用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采用多种营销组合策略,方便消费者购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扩大商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第四,应用心理学、美学进行企业环境管理。如重视企业标志设计,统一员工服饰,绿化美化厂区环境,重视厂房、设备、工具及工作服颜色管理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振奋企业员工精神,消除工作疲劳,减少差错事故,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9]

柔性管理需要企业注重组织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的力量,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塑造性。复杂性环境还强调企业内部要加强联系与整合。这种联系不是以制度规定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在组织内倡导一种合作的文化与团队精神来进行。组织文化是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组织文化建设要求领导者充分发挥道德、伦理、情感等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这种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激发组织员工的群体认同和自觉行为的产生,能够在不确定的复杂环境中实现自我控制。

[1]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3.

[2]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纽约:兰多姆·豪斯公司,1971:2-11.

[3]张康之.时代特征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J].学术界,2007(1):49-58.

[4]阿尔本·威廉·巴克利.供行为科学家用的现代系统研究[M].芝加哥:阿尔丁出版公司,1968:509.

[5]孟 桢.论组织扁平化及其在组织变革中的运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8(4):223-225.

[6]胡晓鹏.网络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化创新[J].财经科学,2007(4):80-87.

[7]杨大东,石向实.组织管理中的系统与权变方法[J].决策与信息,2007(10):57-59.

[8]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3.

[9]黄康森.论柔性管理的文化涵义与实践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60-62.

Complexityandorganizationmanagement

GUAN Wei1,LI Hong2

(1.Research Center for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 Dalian 116029, China; 2.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any,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Ocean Fishery Group, Dalian 116113, China)

Organizations are confronted by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environment in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refore,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must develop to be an organism so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better from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organization. In complicated organizational circumstances, there is no fixed management pattern and management must be respond to the changing scene, that is to say, contingency approach and flexible management pattern are needed on the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complexit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ontingency; flexibility

1671-7041(2010)02-0038-04

C93

A*

2009-12-10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401015);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D12ZC099)

关 伟(1959-),男,辽宁岫岩人,博士,教授

猜你喜欢

权变复杂性环境
“权变”:《孟子》的道德选择辨析
近30年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的合伙治理创新研究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