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理财:凤翔摸着石头前行

2010-03-26王云奎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0年3期
关键词:预算外财税依法

王云奎

2010年元旦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会专题学习探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依法理财问题。作为一名老财税工作者,我心头十分喜悦。我深切地感受到,财税工作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春天。

走马上任

1998年3月,我从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调任凤翔县财政局局长。

回首当时,凤翔财力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欠发工资;维持政权运转更是步履维艰。

至今,令我印象十分清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伸手”:开会要钱,外出要钱,水电话费要钱,车辆维修要钱,房屋修缮要钱,购置办公用具要钱,项目配套要钱……

尽管理由五花八门,但总离不了两个字:追加。

我深刻感受到,年初的预算大大被弱化了,甚至形同虚设!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局面?我初步寻到的答案是财力“供不应求”。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尽管财力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对于财政人和财政服务的对象来说,法制观念淡薄才是根本。

《预算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量入为出”,年初财政的预算不但是“满负荷”的,而且往往还预留了缺口(县级财政不准打赤字。除特殊情况比如上级出台增资政策,突然出现的重大自然灾害等需调整预算以外)。虽然是低水平,应该说还是能够保吃饭、保运转的。就像许多人的口头禅:财政难过年年过。

但现实是,部门(单位)总是“头戴三尺帽”的“要”(申请),财政只能“拦腰砍一刀(甚或几刀)”的“给”(追加)。有求“必”应,大家你好我好。哪怕一次不应,脸上的表情或者变化不大,但内心就很难揣摩了,不少时候还会感到“凉凤习习”。这里面,人为的因素太多了,也太难于把握尺度了。加之自己性情耿直和过于“原则”,使得不少事情常常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为此,我曾极度的苦恼。后来我逐步了解到,我所遇到的这种现象,不唯我所在的县独有。这几乎是西部穷县财政的一种不正常的“常态”。

刚刚改革、正在运行的新财税体制,大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况且地方收入的急剧减少,给基层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的运行带来了极大困难。收入的减少势必带来财税收支的不规范和不科学。编造假帐,隐瞒收入,偷逃税款,骗税、漏税、欠税以及变相减免税现象大量存在。截留、坐支、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财政管理不规范,财经纪律松驰,财经秩序混乱,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等比较严重。

如果有细心的读者感兴趣翻一翻那几年财政部向全国人大会议提交的财政报告,就可以发现在谈及当年存在问题和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时候,上面的这些现象几乎是“难以逾越”的“主要”词语或词组。

3000万预算外资金进“笼子”

面对这样逼人的形势和背景,作为一个县的财政“主官”,该怎么应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还是发挥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作为?

我选择的当然是后者。回想起来,尽管当时也有执法层面的考虑,但更多的是想把“法”作为自己的“挡箭牌”。我的“突破口”首先选在了支出管理上。恰在这时,市局把我们县确定为“依法理财”(最初称依法治财)的试点县,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便满碟子满碗的接承了下来,并从领导力量、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平常就爱好思考点问题的自己,更是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我们始终扭住目标、责任、制度、执行、监督、培训六个环节,发动系统人人参与,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集思广益,先后形成了十几份文件、制度、办法,并且从局领导抓起,带头贯彻执行,使依法理财的各项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我们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作为首场硬仗来打,协调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组织了10多个工作组,开展了为期半个多月的检查,依照有关法规,一次就冻结了80多个单位的100多个预算外资金帐户,终于将近三千万元的预算外资金纳入了则政综合预算的笼子,在全县引起了相当大地震动。

这一行动,不但使依法理财的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地推进,而且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比较好的舆论氛围。我们的工作终于得到了省上的重视。省厅的同志实地考察之后,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更为具体有力地指导与支持,还把我们补为省上的试点县。不成想“后来者居上”,省上不但在我们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还将我们县的做法以红头文件转发全省。这样,我们凤翔县在财政部也就挂上了“号”。

后来才听市局的同志说,为落实省上的这一任务,在求几县而不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找到我们,还是了异乎寻常的重视。而我则为自己有这样的机遇而暗自庆幸。

当然,试点工作的进程不会一帆凤顺,其中充满了艰辛的探索,我们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摸着石头前进。但我的总体感觉是,酸甜苦辣的百般滋味,促使我和当时我们的“一班人”从思想和理念上发生了带根本性的转变。这就是依法理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必然。

只有依法理财,才能使有限的财政资源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并且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真正起到社会稳定的维护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势必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财政这块“蛋糕”自然会越做越大。这种经济与财政(就其独立意义而言)的良性循环,势必保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虽然现在的工作离终极目标还很遥远,但我们已经实实在在的起步了。这样一想,这件被别人看似可有可无,可搞可不搞的“虚事”,实在是一件不但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情。

猜你喜欢

预算外财税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关于预算外资金核算和管理改革的思考
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