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010-03-02姜卫东冯海

中外医疗 2010年22期
关键词:颈丛甲磺酸罗哌

姜卫东 冯海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 山东临朐 262600)

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姜卫东 冯海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 山东临朐 262600)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与比卡因相比,其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较小,但其阻滞的效果可靠。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椎管内麻醉及各种神经阻滞麻醉。罗哌卡因存在内在的拟交感活性及颈丛神经阻滞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亢进,有研究表明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予罗哌卡因联合颈深丛和须浅丛神经阻滞可以改变心血管自律性,削弱心血管自动调节的稳态[1]。然而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后,对心血管自律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甲磺酸罗哌卡因 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

本研究比较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术中并发症及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时的心血管自主调节功能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56例,ASAI或II级,男5例,女51例,年龄30~65岁,体重50~80kg,无高血压及心、肺、肝、肾、内分泌疾病史,术前未应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随机均分成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

1.2 麻醉与监测

患者入室后在安静的手术室中,环境温度在24~26℃,仰卧位至少10min以适应新的环境。开放静脉通路,监测MAP、HR和SPO2记录上述参数并作为基础值。2组分别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批号: 090419303,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和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批号:090419303,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行颈丛神经阻滞,采用一点法,患侧阻滞深、浅丛,对一侧阻滞浅丛。深丛在C4横突部位穿刺注药6m L,双侧浅丛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皮下各注药7m L,总量20m L。颈丛神经阻滞后20m in,在患者安静休息的状态下,手术前再次记录MAP和HR。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使用K-S检验检测出数据正态性后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检验。

2 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及手术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麻醉效果良好,均未观察到与阻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与颈丛神经阻滞前比较,B组颈丛神经阻滞后20min时MAP明显增加和HR明显增快(P<0.05)。A组颈丛神经阻滞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A、B2组麻醉前后MAP、HR的变化(±s)

表1 A、B2组麻醉前后MAP、HR的变化(±s)

注:B组与颈丛阻滞前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上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盐酸罗哌卡因浓度经常是0.375%[2],和0.4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等摩尔浓度与0.25%的布比卡因麻醉效果相当[3]。为确保麻醉效果,本研究低浓度选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后约20m in起效,因此本研究选用颈丛神经阻滞20m in后并在手术前观察各参数的变化,排除手术及体位等因素的影响,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可进一步保证2组各参数的可比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颈丛神经阻滞后20min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是颈动脉窦及颈迷走神经部分或完全被阻滞,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所致。另外颈深丛神经阻滞时药物即刻浸润和扩散到邻近的解剖结构和自主神经,包括颈动脉窦和舌咽部神经,以及心肺迷走神经和C2~4神经根旁的动脉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和自主神经的阻断,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失衡和血压、心率的上升。正常心率的综合反应取决于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动态平衡,且心率的即刻变化由迷走神经控制,交感神经仅起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后伴随着心脏迷走神经功能的降低,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同时心交感神经输出增强,表明心血管自主性调控存在整体改变。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有利于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稳定,对心脏高风险患者更为有利。

[1] Kim YK,H wang GS,H uh IY,et al. A ltered autonom ic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 after combined deep and 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ade f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J].Anesth Analg,2006,103: 533~539.

[2] 韩非,修萍,李文志,等.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颈丛阻滞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7):410~412.

[3 ] Wildsm ith JAW,Brown D T.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indifferential never block at high and 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J].British J Snaesth, 1998,63:444~452.

R614

A

1674-0742(2010)08(a)-0037-01

2010-05-27

猜你喜欢

颈丛甲磺酸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用于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臂丛颈丛浅支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探讨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