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40例临床观察

2010-02-10李兴华

中外医疗 2010年22期
关键词:蝶骨脑膜瘤入路

李兴华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颅底脑膜瘤以良性肿瘤居多,行手术全切术一般可以根治,但瘤体血供较为丰富,颅底的位置较为复杂,且邻近重要的血管神经密集处,术野很难暴露,术中很易损伤重要的组织结构或出现大出血,因此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仍有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病仍有约3.1%的死亡率[1]。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通过手术治疗40例颅底脑膜瘤患者,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颅底脑膜瘤住院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39.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平均3.5年。

1.2 临床表现

颅底脑膜瘤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最为多见,本组有22例。精神症状主要为情绪淡漠、忧郁、兴奋、狂躁等,本组有6例。脑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嗅觉障碍、听力下降及面部有异常感觉等,本组有9例。癫痫症状本组有2例。共济运动障碍症状,本组有3例。无症状患者,本组有2例,均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1.3 实验室检查

本次研究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或MRI增强检查,CT表现均为略高密度灶,肿瘤有明显强化。有12例通过MRI增强检查,表现为T1、T2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为高信号。本组40例脑膜瘤患者中:嗅沟脑膜瘤10例,鞍区脑膜瘤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岩斜区脑膜瘤3例,后颅窝脑膜瘤12例。其瘤体大小直径在2~8cm之间,本文病例中有2例肿瘤直径<3.0cm,28例肿瘤直径≥3.0cm且<5.0cm,10例肿瘤直径≥5.0cm且<8.0cm。

1.4 手术方法

术前给予颅内高压患者20%甘露醇脱水,给予鞍区及嗅沟脑膜瘤患者地塞米松片0.75mg/次,口服7d。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气管插管行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嗅沟、鞍结节及前颅窝底脑膜瘤从额下入路,蝶骨嵴和中颅底脑膜瘤取额颞入路,三叉神经半月节、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则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或幕上下联合入路。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手术全切肿瘤36例,次全切4例,并与术后附以放疗。治愈36例,其工作和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治愈率90%。2例因术前出现脑疝,手术后肢体偏瘫未能恢复,1例在术后14d因呼吸衰竭死亡(可能是因管黏膜脱落导致),1例在术后21d因脑出血突发死亡,总死亡率5%。出院后随访4个月~4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病例。

3 讨论

颅底脑膜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以中年女性多见,本组数据中女性患者占28例,占本次研究对象的70%,且平均年龄在39.5岁。因颅底脑膜瘤病程较长,发病之初多以头痛为首发,部分患者只是轻微头痛,因此,并没有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5年,且多数患者入院时肿瘤较大,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包裹正常的大血管及神经,给手术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术后并发症高[2~3]。CT扫描和MRI检查颅底各部位脑膜瘤中均有定位定性的价值,其不但可帮助定性诊断,并可提供肿瘤的供血来源及肿瘤对周围大血管影响,从而了解静脉引流及静脉窦、颅骨受侵情况。根据脑血管的造影结果,可准确提示其血供情况,对术前、术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可有效避免手术对大血管损伤。颅底脑膜瘤一般为良性肿瘤,原则上应力争全切,但因肿瘤血供较为丰富,多以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止血比较困难,又因肿瘤位置的特殊,其邻近多个重要神经血管,完全切除需要一定技术含量。因此,在颅底脑膜瘤手术时,术者必须清楚了解正常解剖结构,对不同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从而最大限度的暴露肿瘤,对于较大的脑膜瘤手术,可采取先瘤内切除,后分块切除瘤壁的方法。本文在手术入路及暴露上进行一些探索,力求肿瘤全切。在暴露上选择肿瘤所在部位,对于皮骨瓣的设计要尽量靠近颅底,且下缘要低,骨瓣要大,以便于肿瘤切除时的手术操作。对嗅沟、鞍结节及前颅窝底脑膜瘤从额下入路,蝶骨嵴和中颅底脑膜瘤取额颞入路,三叉神经半月节、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则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或幕上下联合入路。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手术全切肿瘤36例,次全切4例,治愈36例,治愈率达90%。本组中有4例没有全切肿瘤,其原因可能是肿瘤包裹海绵窦,肿瘤侵润鞍区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术中肿瘤显露不足,以及肿瘤侵蚀中颅窝底,因骨质切除有限而不能根治[4]。死亡2例,均为全切肿瘤患者,1例在术后14d因呼吸衰竭死亡(可能是因管黏膜脱落导致),1例在术后21d因脑出血突发死亡,总死亡率占5%。随访4个月~4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病例。因此,正确处理肿瘤与重要组织的关系,适当的选择手术入路、严密的止血方法,充分的肿瘤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1]魏学中,刘波,李智勇.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65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5):294~296.

[2]孙荣君,王焕明,王少兵,等.颅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2):182.

[3]牟科杰,毛庆,刘艳辉.颅脑特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2):356~357.

[4]徐英辉,张健,白景阳,等.脑膜瘤复发因素的术前评估及对策[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3):235~237.

猜你喜欢

蝶骨脑膜瘤入路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Sphenoid wing meningioma presenting as cognitive impairment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视频脑电图监测中蝶骨电极加做过度换气提高检查阳性率的护理配合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