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编辑价值创新刍议*

2010-02-16臧燕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选题图书意识

邹 卫,臧燕阳

(河北大学 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2)

图书编辑价值创新刍议*

邹 卫,臧燕阳

(河北大学 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2)

图书编辑的价值创新是我国图书出版业新体制下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就图书编辑价值创新提出的意义以及价值创新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图书编辑价值创新的四个主要方面,即思维创新、功能创新、方法创新和结构创新。

图书出版;编辑价值;价值创新

图书编辑的价值创新问题,是随着我国图书出版机构转企改制工作的全面推进,对于作为出版链条源头的编辑人员提出的不同于以往体制机制下的新的要求。如何在新模式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对编辑工作职能进行重新界定,编辑人员在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意识、素质、能力和作为,等等,都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特别是编辑人员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出版界同仁在新的实践中共同探索并努力加以解决。本文将就图书编辑价值创新提出的意义、价值创新的内涵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目的在于引起业界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使我们的编辑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图书编辑价值创新的时代意义

图书编辑的价值创新是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课题,也是编辑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要求必须把图书编辑的价值创新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时代的要求,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图书出版作为我国文化事业总体格局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为此,必须确立全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意识、探索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不断开拓创新,在创新上动脑筋,在创新上下功夫,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改革创新发展精神、满足人民求知需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好书。

2.图书编辑的价值创新是我国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

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弊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提出了必须使图书出版在选题方向、选题思路以及选题内容等方面适应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为此,图书编辑必须具备全新的战略意识,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编辑理念和素质技能,即必须实现编辑的价值创新。不可否认,我国图书出版编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的读物,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图书出版同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一些图书的选题和内容雷同,缺乏原创性和独创性,引用资料和数据往往陈旧过时,文化含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图书业普遍存在的一种通病。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编辑人员思想观念和业务素质上的原因。因此,随着我国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当体制机制问题得到不断的解决之后,图书编辑人员观念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便日益凸显出来。

3.强调并强化编辑价值创新是图书编辑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尤其是在新时期、新阶段,其意义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迫切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由于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因而在改革进程中起步相对较晚,推进较慢,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较为浓厚的经验管理特征。对于编辑的价值创新而言,这种状况有两大弊端:第一,一些编辑人员严重缺乏创新动力。长期以来,图书出版的全行业盈利及其保障性,使一些从业人员缺乏创新需求和创新冲动,不少编辑在选题策划上常常得过且过,不求精益,思考不认真,论证不充分,图书中所含有的编辑智力投入极少,致使图书出厂之时就是积压之始,似此何谈两个效益?第二,运行机制上存在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编辑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许多编辑人员对于图书的掌控程度是比较低的,其在一个选题上的智力付出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真正得到体现,比如在图书市场营销环节,由于许多编辑人员无法参与其中而是游离于其外,所以,他们很难确定自己的努力能否达成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成预期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更无法在直接的市场行为中去感受价值创新的意义并得到满足。当一种思想意识失去了其赖以实现和发展的环境,那么这种思想意识的完整性、有效性和现实性便失去了基本保障。因此,在改革的大潮中,在市场作用的推动下,图书编辑工作的创新就成为当代社会中其自身发展的突出标志和重要特征,而编辑价值创新恰恰是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核心内容。

二、图书编辑价值创新的基本内涵

编辑价值创新绝不是一个空洞的逻辑概念,它具体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部过程中,通过选题策划、市场论证、与作者的沟通、写作过程的把控、书稿的加工、装帧设计、印装材料和定价的选择,以及上市时间和推出方式的确定等环节,以图书产品这种物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并通过图书的商品化过程最终实现。编辑价值创新的全部内涵和意义,也正是在这一物化过程中得到体现和完成的。其一,作为一种意识,它表现为编辑人员树立起的创新意识、具有的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其二,作为一种过程,它体现为编辑人员在图书生产全过程中实际的创新行为;其三,作为一种结果,它具体化为物质产品即图书的“双效”性上。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图书编辑价值创新的全部内涵。

图书编辑价值创新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

1.思维创新。编辑人员的思维创新或叫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鉴于一些人对此问题的理解存在着肤浅和偏颇,这里必须强调两点。第一,政治意识需要求 “同”。这种“同”不是指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流派的混同一致,而是说在思想观念上,编辑人员必须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统一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上来。有的编辑人员对于强调政治意识、把关意识、守土有责意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把对人民负责与对党负责割裂开来,个别的甚至对立起来,不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没有看到党和国家同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一致性。第二,市场意识需要求 “破”。对市场意识作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是真正做到源于市场又高于市场、源于读者而又引领读者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对于市场以及市场意识,人们常常局限于一般意义或理论意义上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市场上捕捉信息、产品须由市场加以检验等层面上。业界普遍存在的跟风现象就是明证之一。这一层面的认识是必要的,但又是表面的和片面的,其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以日本为例,在这个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里,图书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出版商们一味的注重市场经济效益,盲目迎合低品位受众的需求,对潮流和市场亦步亦趋,“结果是出版原本赋有的在文化教育上的追求,变成了对市场和潮流的讨好与乞求;出版对阅读口味和视野的引导,变成了对读者喜好的迁就和附和”[1],导致全日本出版业极盛而衰。由此可见,对“市场意识”本身也要进行再思考,绝不能只是从概念和一般原理出发,人云亦云。

2.功能创新。传统意义的编辑只需完成选题策划、组稿以及书稿加工等工作即可,侧重的是编辑人员的知识面和文字加工功底。新形势则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基本功,而且要在把握社会文化思潮、搜集和分析市场信息、了解读者需求动向、提高自身审美修养以及进行图书的市场推介等方面投入有巨大的精力,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以编辑的组稿工作为例,如果只是把书稿写作的要求交待给作者,而在书稿的写作进程中不加过问,那么,完成的稿子有时就会与选题策划的初衷出现偏差。所以,编辑尽管不是作者,但至少应是“虚拟作者”,绝不能只做局外人。

3.方法创新。科学的方法是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起来的,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编辑,实践经验很丰富,但就是缺乏理论总结和提升,致使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只是沿用旧有模式和思路,很难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其实,只要细心加以总结就不难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就图书的选题策划而言,以下几种就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改良法。这是一种将已有的东西改变其功能的方法。如画说史记、图说论语等;第二,延展法或叫重新定位法。当《毛泽东传》《周恩来传》等伟人传记受到读者欢迎的时候,《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下神坛的周恩来》等书以延展的方式随后跟进,同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分解法或叫分割法。这是一种把原有的整体作品加以分解和细化的方法。市场上畅销的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少儿健康百科全书、动物百科全书等类图书,就是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第四,组合法。这是一种将以往的东西重新进行组合从而达到创新目的的方法。比如名画家系列、书法家系列以及中国近代学术经典等;第五,借势法。这是一种借用其他媒体等的良好效应以推进自身发展的方法。我们常见的图书与影视的效应互动即属此类。

4.结构创新。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发育的逐步完善,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业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传媒产业的一部分。在我国,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一般不具有大众传媒的性质,而在西方,所谓大众传媒不仅包括我们所理解的报纸、广播、电视,还包括书刊、电影和戏剧,各种媒体之间的交叉互动以至融为一体,已经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普遍现象。这种现实要求图书编辑必须扩大自己的思维视野,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必须具有强烈的媒体意识,必须兼顾不同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一味地将注意力放在纸质图书上,其产品的附加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把握媒体业发展的潮流,顺应媒体业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图书编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总之,繁荣是图书出版业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图书出版业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创新是图书出版业发展的生命所在,我国图书出版业必将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1]白贵.出版传媒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2]高起元.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火.编辑独语[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An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of Book Editor Values

Zou Wei,Zang Yanyang
(Hebei University Publishing Co.,Ltd.,Baoding071002,Hebei Province,China)

The innovation of book editor values is a new requirement under the new system of publishing industry of China.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book editor values,and puts forwards four aspects of the innovation including thinking innovation,functional innovation,methodology innovation and structural innovation.

publishing;editor values;values innovation

G206

A

1673-2375(2010)03-0113-03

[责任编辑:简 洁]

2010-04-18

邹卫 (1960—),男,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社长,主要从事哲学、婚姻家庭史、编辑出版学等研究;臧燕阳 (1971—),男,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出版、版权贸易等研究。

猜你喜欢

选题图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图书推荐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班里有个图书角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