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2010-02-16石家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企业经营者利益劳动

石家家

(大连日报社,辽宁 大连 116001)

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石家家

(大连日报社,辽宁 大连 11600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的同时,还要理顺企业内部诸多关系,重点是劳动关系问题,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以及和谐的劳动关系。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劳动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三个不同层面,所围绕的核心问题都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和人的发展。同时,人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而不是客体。企业文化建设要依靠人,依靠企业内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极大发挥。因此,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以人为本”原则,应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企业的实际为出发点,要将理顺相关关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在企业内部诸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其中最基本、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关系,也是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基本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进行的调整。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构建和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为企业营造一个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实践证明,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矛盾重重,各种关系调整不顺,尤其是劳动关系内在矛盾得不到有效调整和解决,那么,建设企业文化将成为一句空话,企业也将在内部不稳定状态中,走向衰败。所以,企业文化应当具有和谐的基本特征,这种和谐首先体现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企业全体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和谐不是高度一致,绝对地统一,而是“和而不同”,是一种存在差别、矛盾基础上的统一。对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上,所有企业员工不会完全认同的,至少在认同的程度上有所差别;也不会完全不认同。要想取得全体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应当首先建立在对员工的各种利益诉求的关注上,建立在对普通员工以及他们从事的普通劳动的尊重上。胡锦涛主席在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发挥一切劳动者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他还指出:“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世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应当成为建设企业文化时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真正将 “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

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企业应当关心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问题,不能将企业员工作为生产工具和企业攫取利润的手段,而应当真正将其看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力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才能通过对员工劳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高度认同,得到来自员工方面的普遍肯定。这是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企业和员工应当互相理解,相互肯定对方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企业中的劳动者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力量,首先是作为人而现实存在的。员工们有自己的现实需求,从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需求——工资收入,一直到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说到底,都是一种利益需求。当普通员工将这种需求上升为利益诉求的时候,并且常常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种利益需求将会因此而转变为利益矛盾。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并且逐渐积累起来,将会引发员工针对企业的非理性的群体性行动,将会对企业发展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一个明智的企业管理者应当能够认识到这种矛盾激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如果企业曾经出现过劳动关系矛盾,那么要求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有目的地修补劳动关系出现的裂痕,最大限度地满足来自企业员工方面的利益诉求。经营者们应当认识到,员工是企业主体,在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企业依靠员工共度难关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本身,重视劳动关系的和谐度,就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度。

首先,企业经营者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依靠本企业员工办企业的思想,要尊重企业员工们的主体身份和现实地位,要将体面劳动的理念贯彻到企业与员工的现实关系中,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企业经营者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使企业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这种 “主人翁”意识一旦形成,将会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认同意识,使其在促进企业发展当中,外化为一种行动。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应以员工群体是否形成“主人翁”意识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这是成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其次,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企业员工的劳动权利及各项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这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重要体现。企业经营者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尊重员工所享有的属于自己的法定权利,同时推动劳动关系的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

第三,在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不断地调整企业同广大员工的劳动关系。当劳动关系双方出现了利益矛盾,企业经营者应当重视这些矛盾,通过各种渠道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找到解决的办法,以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尖锐的利益对抗和冲突。

第四,企业经营管理者建设企业文化,其着眼点应放在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构上,它客观上要求在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之间建立起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目前,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还只是劳动关系发展的目标模式,但是企业经营者应当殚精竭虑地探索这一模式建立的途径。

[1]赵健杰,袁凤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兼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劳动关系调整[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石秀印,张潘仕.企业文化与领导手册[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Harmon iousLabor Relations:the Realistic Basis of Corporate Culture

Shi Jiajia
(Dalian Daily,Dalian116041,Liaoning Province,China)

To build up the corporat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must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insiston the principle of people-centered.At the same time ofmobilizing themassesofworkers,wemust straighten out many relationshipswithin corporate,especially the labor relations.We must build up har 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nd harmonious corporate.

people-centered;corporate culture;labor relations

F246;F270

A

1673-2375(2010)03-0111-02

[责任编辑:简 洁]

2010-03-03

石家家 (1969—),男,辽宁大连人,大学,大连日报社记者。

猜你喜欢

企业经营者利益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及机制改革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