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的培养*

2010-02-1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挫折心态

连 城

(安阳师范学院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2)

谈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的培养*

连 城

(安阳师范学院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2)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巨大,尤其是在职场竞争异常激烈、工作岗位优胜劣汰的今天,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成为“职业人”,就必须有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大学生;职业心理;培养

在职场竞争异常激烈、工作岗位优胜劣汰的今天,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成为 “职业人”,要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挫折的考验中保持平常心态,胜不骄傲,败不气馁;要在赞扬与指责中保持平静,做到宠辱不惊;要能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为了理想的实现,看准目标、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大展宏图,就必须有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一、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容与健康职业心理的标准

拥有健康职业心理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无疑是重要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健康的职业心理拥有那些内容。从职业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职业心理素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与才能品质,包括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知识、技能、创造力等;(2)需要与动机品质,包括本能、欲望、意愿、兴趣、爱好、动机、志向、理想、信念等; (3)气质与性格品质,包括气质、情绪、情感、态度、性格、意志品质和行为方式等;(4)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品质,人的心理素质受遗传因素,后天的学习、经历的内化、积淀的双重影响。简单而低级的心理活动先天因素居多,复杂、高级的心理活动则后天因素居多。

一个人心理素质如何,关系到人的事业成功与否。有些大学生能力、机遇和才华都不错,却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做事难以成功,总与机遇擦肩而过;有些心理素质好的人,却能弥补自身能力、学识方面的某些不足,总是能抓住各种机遇,取得成功。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应具备以下标准:有理想和抱负,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有较好的群体意识,有敢于竞争的精神,有较好的创新精神,有健全的认知能力,有健康的情感,有良好的意志,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的要求

社会各行业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要求虽然各有不同,难以提出统一标准,但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则存在共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职业态度

一般情况下,从业者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解决好职业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心态,才能表现出持久而积极的行为方式。因为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情况,但正确的心态可以令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变化。一个人只有积极、乐观地接受工作中的挑战,应对工作上的困难,才有可能在事业上得到很好地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都是将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拥有愉快的心境作为首要目的。

(二)良好的职业心智

职业心智是从业者在长期的职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的心智。由于心智模式植根人们的内心深处,它不仅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会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影响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遵循的准则和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的快速进步,社会各行业管理水平的日益现代化,社会职业功能的相对单一和行业、人际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都对从业者心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优秀的从业者。

(三)较高的职业情商

美国心理学家高尔曼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智商与先天性因素关系较为密切,而情商的高低更取决于后天因素,它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而形成的。情商由下述五种能力因素组成:一是随时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立刻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是否正常,并能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三是激励自己,不为挫折和困难所左右,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四是理解别人的情绪,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五是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善于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是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一个成熟的从业者,都是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个体,都必须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而职业态度、职业心智和职业情商,都会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得以自然展现。现代从业者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由传统的他人领导型转变为自我管理型。一个单位要想充分发挥所有员工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将其自我管理能力调动起来。严格的管理,如果得不到员工的理解,忽视了从业者的自我调控,即便可能使他们表面服从,但也难以充分调动其职业潜力。所以,现代企业往往会有意识地培育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强化他们盲目的、绝对的服从心理。这种自我管理并不是以我为中心地随心所欲、自由发挥,而是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以取得新的工作业绩。

三、健康职业心理的培养途径

(一)培养积极的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通过控制情绪可以改变生活,情绪时时处处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心态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效果。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取得成就的原因中 85%是因为有了积极健康的情绪,而只有 15%是因为个人具备了专门技术。培养良好心态的办法:(1)愉悦自己。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 “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差距过大,会感到痛苦和郁闷,缩小差距的办法就是接受先天的不足 (如容貌不佳等),发展自己的潜力,欣赏自己的优点,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克服消极情绪。人有喜、怒、哀、乐、惊、恐、忧,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能否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20世纪以来,人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情商”,并被认为在心理素质中比智商更起决定作用。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对生活充满热爱;其次,对于性格急躁的人,要做事讲究条理,把急性“磨慢”;(3)学会采用转移法、宣泄法、理性法等方法,自我调节情绪。

(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是规律,但挫折和失败也是一种重要的财富。大学生在求职和以后的发展中,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努力培养抗挫折能力。如在学习上,在同学、师生之间交往中,在做事的失败中,在被别人的误解中,在做错事被批评或谴责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认真地分析对待所有的事情,对于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大有益处。

1.要敢于接受磨难。自古英才多磨难,遭受挫折虽然使人感到烦恼、痛苦,但是它也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人努力去改变境遇,在克服挫折中磨练人的意志和性格。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让你却步不前,对于强者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2.注重及时调整目标。要为自己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但由于不切实际、不够科学或由于情况的变化而脱离实际、导致难以实现目标,使自己受到了挫折时,就要及时调整目标,高了要降下来再分段实施,偏了要正过来再去努力。

3.学会释放能量。能量有正负之分,学习获得了新知识,工作取得了成绩,实验获得了成功,受到了赞扬和表彰等是正能量,能使人心情愉悦,增强信心;而需要的知识不掌握,工作造成了损失,实验遭遇到失败,挨了批评或处分等是负能量,会使人感到急躁或郁闷。对于负能量要想办法释放出来。办法很多,如找信任的老师、同学、朋友等把憋在心里的话倾诉出来,一吐为快,或到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一通,把心里的浊气释放出来,用参加自己喜欢活动的方式冲淡或抵消掉等。总之,以使自己轻松快乐起来为目的,但要注意时间、场合和地点,不能有破坏性的行为和造成不良的影响。

4.学会心理升华。心理升华能使感情和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当一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从情感和需要上升华,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催人上进,促使人走向成功。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量子力学理论时,家庭屡遭不幸,妻子去世,一个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但他用加倍的工作来转移自己内心巨大的悲痛,结果提出了量子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5.学会自我安慰。当遇到挫折时,要想到困难总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成功的。有时也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以解脱或减轻自己的烦恼,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6.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克服挫折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特别是个人的一些利益,看得过重,心理压力自然就大,看得轻了,压力也就小了。

7.学会自我反省。当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客观地反思,既敢于肯定自己的成绩,也敢于批评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己的心态也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三)健全人格的塑造

健全人格是建立在个人对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决定着他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是职业心理素质最重要的综合标志。

1.要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其次,要有爱心,在关爱他人时不但能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还能提高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威信和凝聚力;第三,要心胸大度,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第四,要具有娴熟的交往艺术,这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2.要主动参与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对培养人的健康心理,提高多方面的职业素质水平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参加社会性活动,能开拓视野,使学习、娱乐、艺术等文化知识得到升华,受到锻炼。特别是参加公益性社会活动,向社会奉献出爱心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会得到净化,品格也将得到升华。

3.要正确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客观评价,既知道长处要发扬,也知道短处要设法避免。但有时真正准确地认识自己和客观地评价自己也不容易,这就需要借助 “第三者”的力量,因为 “旁观者清”。办法很多,如真诚地向老师、同学请教,进行心理测试等,都能够起到全面了解和评价自己的作用。

4.要有自信心。自信是职业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没有自信将一事无成。有了自信,遇到困难才能够克服,遇到危难才能够自救,这是无数成功者的切身体验。成功学家希尔说:“有方向感的信心,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巨轮,你可以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路。”

5.要学会超越孤独。孤独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在自己与外界间竖起 “一堵墙”,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性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所以必须学会把自己从孤独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开放的气氛中去,用真诚和热情去与人交往,去关心外界的事物。

(四)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交往是现代人生存所必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职业心理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 1/3的学生对自己的交往能力持怀疑态度,缺乏交往的信心。对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努力培养职业交往的能力,尤其重要。

1.要有积极交往的意识。包括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

2.要有良好的交往道德。包括为人善良、正直、真诚、负责、守信、重感情、重友谊、自尊自重、互相帮助等。

3.要掌握交往的要领。如会赞美别人、能宽容大度、会说服别人、会尊重别人、会拒绝涉及到隐私方面的问题等。在与老师、同学、父母、异性的交往中,各有不同的规律和要求,需要在交往的实践中去领会和掌握。

4.要有人际适应能力。包括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爱好、不同能力的人交往的能力;逐步学会积极适应不同的人际环境,既不孤傲清高,又不随波逐流。

(五)成功心理的培养

在人的职业生涯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要认识到失败者不是因为摔倒而失败,而是因为摔倒不再爬起来才失败。

1.要有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心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如果只希望成功而不去努力追求,成功还是渺茫的。

2.要有敢为心理。要成功必须敢为。要主动地培养自己敢做敢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耐力和坚忍不拔的进取心。

3.要有成功的进取心理。不甘落后,争求上进,合理竞争,力求取胜是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特征。

4.要有成功的自信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确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并努力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直到成功。

5.要有成功的创造性思维。成功的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其关键是创造性突破,而不是过去的重复和再现。它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套用。所以,要培养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打破常规,主动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大学生终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这无疑将会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使大学生养成并保持健康的职业心理,从一个校园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是非常关键的。

On Fostering Healthy Vocational Psychology of Undergraduates

Lian Cheng
(Anyang Teachers College,Anyang455002,Henan Province,China)

Alongwith the continuing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n under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is still significant.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highly competitive job market,survival of the fittest,the studentsmust have healthy vocation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go towards the society and become“professional person”.

undergraduates;vocational psychology;foster

B844.2

A

1673-2375(2010)03-0107-04

[责任编辑:文 沂]

2010-03-21

连城 (1972—)男,河南滑县人,硕士,安阳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挫折心态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Holism in Education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挫折使我更坚强
做谦逊的人
挫折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