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设备综合管理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2010-02-13魏新科

中国设备工程 2010年9期
关键词:生产设备管理

魏新科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安阳卷烟厂,河南 安阳 455004)

随着行业改革重组步伐的加快,卷烟生产企业大多都从原来的单独法人变成了以”中烟”为法人的生产点,这一职能的根本性变化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行业机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2009年9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了首次全国烟草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这是烟草行业重组后召开的第一次设备管理专题会议,也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行业设备管理职能后的第一次专题会议。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面对生产点多、装备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良的不利局面,应审时度势,加快发展,不断保持技术装备水平与行业同步,提升竞争力。坚持以“设备完好,持续改进,提高效能,保障运行”的行业设备管理目标为指引,在确保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保持完好状态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成本控制的经验,应用新技术,研究新工艺,适应新需求,科学统筹规划设备资源,努力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和效益。因此,要求设备管理工作者要迅速更新设备管理理念,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和技术进步工作,实施设备综合管理。

二、公司一体化多点管控模式给设备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河南省卷烟工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应围绕公司经济运行这一中心工作,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为基点,努力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促进设备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合理运行,提高整体效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品牌多点生产同质化的要求,从而不断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各生产点不断创新设备管理的新模式,适应新需要,统一各生产点的制丝工艺技术,加快卷包设备的更新置换,并持续关注行业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做好现有设备升级改造,不断提升设备对工艺和质量的保障能力,确保设备高质、高效运转。积极开展设备效能竞赛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实现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按照“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建立起完整、详实的企业运营数据库,实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三、实施设备综合管理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安阳卷烟厂不断加强设备管理各项基础工作,从坚持做好设备的基础保养和维护工作入手,形成了制丝车间的设备点检和设备区域承包制,动力车间的巡检加委外专业保养模式,以及卷包车间的例保“分段保养法”及设备轮保等模式,使设备长期保持了完好、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为企业标志品牌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积极探索“设备健康管理”新理念,把事后维修的设备缺陷管理及预防维修的设备过剩管理,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核心的“设备健康”管理转变。探索建立科学的设备检、维、修体系,不断增加设备维修的手段,对重点设备采取轮保、项修、大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研究。实施“设备健康管理”,依据设备健康档案对设备进行一生跟踪管理,使设备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粗放管理迈向精细化管理,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为实现设备综合管理奠定基础。通过积极开展TPM管理及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找到主要设备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实现卷烟设备管理上水平。

四、实施设备综合管理应掌握的基本内容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的物质运行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管理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实施设备综合管理可以充分体现设备管理的“一生原则”、“全员原则”和“价值原则”。通过开展全员生产维修TPM新模式,借助设备管理专用软件进一步细化、量化设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技术人员激励机制,从而实现设备综合管理的真正目的。

1.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实施设备综合管理,需要建立一支精干的设备专业管理队伍。要通过优化组合、量化考核、年度考核等建立具有竞争压力的人员动态考核体系,真正形成副厂长主管、设备部门主抓、车间设备主任具体负责、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工段和班组成为主体的设备管理网络。同时积极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新模式,使全体员工都投身到设备管理工作中来,形成生产靠设备、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统一理念。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同时深入开展“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活动,使操作人员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和“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各级生产现场人员关注、熟悉、了解设备,不断固化设备现场的标准化作业,通过开展“6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缺陷源、浪费源、危险源)深度治理活动,不断打造优良整洁的现场设备环境,达到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

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很重视。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重技术轻经济的做法,改变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通过设备管理专用软件量化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实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准确结合,进而达到“设备保工艺,工艺保质量,运行低消耗,生产高效率”的设备管理最终目标。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运用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在选购设备时就不会只重视采购成本而忽略使用成本。

3.设备综合管理与技术培训工作相结合

对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长期、多层次、多渠道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使其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既要做到“四懂”、“三会”,树立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的理念,将维修与技术改造等结合,防止维修过剩,对于大量的重复性维修又要考虑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引入“设备健康管理”理念,对重点设备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建立设备档案,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大中修的选择或更新。只有拥有一支知识丰富、技术过硬的设备管理队伍,才能全面实现设备综合管理,实现公司设备管理上水平。

猜你喜欢

生产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调试新设备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