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工型豇豆高效栽培模式及关键栽培技术

2010-02-11黄芸萍王毓洪陆袁波丁伟红古斌权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豇豆豆荚花序

黄芸萍,王毓洪,陆袁波,丁伟红,古斌权

(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宁波 315040)

豇豆别名带豆、豆角等,为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2]。豇豆耐热、耐旱、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铁、磷、钙、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是我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的重要豆类蔬菜作物,在浙江、江西、河北、安徽、湖北、福建、四川等省均有大面积栽培,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如浙江丽水莲都区、宁波余姚市等地[3-4]的加工型豇豆生产优势产区。我们通过多点的调研与试验总结,形成了加工型豇豆高效栽培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加工型豇豆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结束,前茬可与雪菜、榨菜等越冬作物搭配,后茬可种植1季秋毛豆、青刀豆或秋黄瓜,年产值可达15万元·hm-2以上。

2 栽培条件

宁波地区春雪菜一般于3月中旬收割完毕,清理整地后,可于3月下旬种植加工型豇豆,此时由于尚有晚霜期,并时有寒潮来袭,露地豇豆种植要求地膜覆盖栽培。若前茬种植春榨菜,宁波地区一般于4月初至4月中旬采收,加工型豇豆最迟可于4月下旬播种,此时天气回暖,为节约成本,可不覆盖地膜[5-6]。

3 品种选择

用于加工的豇豆品种要求豆荚浅绿色,加工后色泽亮黄、不发暗,豆荚细长,籽粒少而小[7-8],如甬豇1号、之豇844等。甬豇1号植株蔓生,长势强,豆荚细长,平均荚长56 cm,荚横径0.53 cm,浅绿色,荚嘴无杂色,不鼓粒,无鼠尾,平均每个豆荚含种子14粒,肉厚,籽粒小,质地脆嫩,加工性状优良;早熟性好,播种至始收春季57 d,秋季40 d;田间白粉病、锈病、煤霉病、病毒病综合抗性好,产量高,在 22.5 t·hm-2左右。

4 主要栽培技术

4.1 整地作畦

前茬榨菜、雪菜收割后及时整地作畦,种植地块一般要求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要求畦宽1.2~1.4 m,沟宽 40 cm,沟深25~30 cm。畦面平整,呈龟背形,以防田间积水。播前施足基肥,浇透底水,并根据播种时间适时加盖地膜。豇豆需肥量大,一般要求施腐熟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450 kg·hm-2(或过磷酸钙 225~30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酸性土壤可增施生石灰450~525 kg·hm-2。基肥分2次施入,翻耕地时先施1/3有机肥,起畦后开沟施入另外2/3有机肥和复合肥,并面施多菌灵和好年冬颗粒剂各15 kg·hm-2。

4.2 适期播种

3月下旬至4月下旬选晴好天气适期播种,采用直播方式,用种量15~22.5 kg·hm-2,每畦种2行,穴距30 cm左右,每穴点播3~4粒种子,播种不宜太深,播后覆盖疏松营养土1 cm左右,镇压畦面,视土壤情况浇水。然后喷90% 敌百虫晶体8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33% 施田补乳油200~300倍液,或72% 都尔乳油400~500倍液防止杂草。并在空闲地撒播一些种子以备补苗之用。

4.3 查苗定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如发现有缺苗,及时补苗。补苗宜在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补后及时浇定根水,有条件的可覆盖遮阳网。若地膜覆盖栽培,出苗时要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伤苗,并将膜口压严,防止热气灼伤幼苗。齐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间去弱苗、病苗、虫咬苗等,最终每穴定苗2株。

4.4 搭架整枝

植株长至5~6片叶时,及时搭架,以“人”字架为宜,架高2 m左右,两根竹竿在离畦面1.2 m处交叉,用牢固塑料绳加固,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便于采摘。搭架后选晴天午后及时引蔓上架,豇豆是“左旋性”作物,要按顺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到架上,避免折断,以防伤口感染病害。生长前期抹去第1花序下的侧芽、侧枝,生长中期 (主蔓长至架顶时)摘除顶端生长点,及时去除老、病、残叶片,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开花结果。

4.5 肥水管理

豇豆是生物固氮作物,前期施足基肥,基本可满足一生对氮肥的需求,生长中后期要加大磷钾肥的施用量。一般前期不施肥,第1花序坐荚后及时追肥,以后每隔7~10 d施肥1次,每次施复合肥150~300 kg·hm-2(要求前期少,后期多);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追肥,可用0.2%~0.3% 磷酸二氢钾喷施3~5次。保证后期营养供应,防止早衰,还能使侧枝花序增多,同时促进主枝上已开花花序的副花芽开花结果,提高结回棚荚能力,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同时,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后期落花落荚。

4.6 病虫防治

豇豆栽培应注意白粉病、锈病、煤霉病、根腐病等病害和豇豆荚螟、小地老虎、蚜虫、蜗牛等虫害的防治[9]。

白粉病、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 福星乳油1 500倍液,或10% 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 朵麦可水乳剂2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煤霉病可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喷雾;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灌根,每隔7 d 1次,连灌2次,每次每穴用量0.25 kg。

豇豆荚螟可用2.5% 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或52.25% 农地乐乳油1 500倍液,或2.5% 菜喜悬浮液1 000~1 500倍液,或15% 杜邦安打悬浮液3 000~4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喷药应在6:00-8:00,对着盛开的花序喷药;小地老虎可用2.5%功夫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2.5% 敌杀死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90% 敌百虫晶体800~1 0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等药剂灌根,每穴用量0.2 kg;蚜虫可选用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 000倍液,或20% 好年冬乳油2 000倍液,或1.8% 爱福丁乳油2 000倍液,或10% 高效灭百可乳油2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蜗牛可用6%密达 3.75~7.5 kg·hm-2诱杀。

4.7 适时采收

豇豆一般于开花后10~12 d,豆荚饱满、组织脆实、不发白变软,籽粒未显露时为采收适期[3]。初产期3~4 d采收1次,盛产期每隔1~2 d采收1次。采收时要严防损伤花芽花序,避免引起减产。豇豆不耐储藏,采收后避免堆压,要及时捆绑成束,运至加工企业进行腌渍加工,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1] 柳唐镜,李劲松,吴素萍,等.腌制加工专用型长豇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J].广东农业科学,2009(2):96-97.

[2] 向晓兰,王迪轩,徐花妮,等.加工型豇豆丰纯206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 [J].上海蔬菜,2008(3):34-35.

[3] 章根儿,赵志白.脱水豇豆最佳采摘期的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7(3):260-261.

[4] 章根儿.脱水用豇豆品种对比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07(1):18-20.

[5] 周水龙,胡家阳,王樑.春季豇豆露地栽培技术 [J].上海蔬菜,2007(6):34-35.

[6] 陈立新,钱忠贵.春豇豆栽培技术 [J].上海蔬菜,2006(1):26-27.

[7] 饶立兵,陈先知,陈小旭.长豇豆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综合评价 [J].浙江农业科学,2009(1):39-41.

[8] 侯艳晓.豇豆栽培技术要点 [J].四川农业科技,2007(8):31.

[9] 黄明海.无公害豇豆栽培技术 [J].福建热作科技,2008(3):28-48.

猜你喜欢

豇豆豆荚花序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豇豆先生变魔术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清淡豇豆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腌酸豇豆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