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2010-02-11撰文张孔周丁贵云

中国果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锈菌病树树势

撰文/马 雁 张孔周 丁贵云*

枣树为鼠李科植物,适生区较为广泛,是我国南北皆宜的大宗果树栽培品种,但因其病害较多,危害较大,严重影响着枣树的产量和品质。南阳市桐柏县栽培枣树10000多亩,近年来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经过大量观察总结,现将有关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枣叶锈病

1.1 病原及危害 病原菌属担子钢,锈菌目,栅锈菌科,层锈菌属。病原菌主要靠风力和雨水传播。该病使枣叶提前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积累,果实未红先落,品质极差,产量极低。

1.2 症状 病叶初期出现无规律淡绿色斑点,进而转呈灰褐色,病斑褐色。病树叶片大批脱落,果实瘦小。

1.3 防治方法 (1)重病区于7月中旬和8月上旬各喷一次1:200倍的波尔多液;轻病区于8月上旬喷一次该药液即可。(2)发病期喷粉锈宁1000倍液即可控制病情。(3)发病初期若连阴多雨,可于晴天抢喷大富丹1000倍液。

2、枣树焦叶病

2.1 病原菌及危害 病原菌属黑色刺盘孢菌。主要以无性孢子在树上越冬,靠风力传播,有气孔或伤口侵染。病树枣吊顶端的叶片及枣吊逐步向下焦枯,导致果实早落,严重的还会出现二次萌芽,影响树势及产量。

2.2 症状 叶片在发病初期出现灰色斑点,病斑逐渐转呈褐色,周围呈淡黄色,半月后病斑中心出现坏死,20天以后叶缘出现淡黄色,由病斑连成焦叶,最后焦叶呈黑褐色,坏死,部分出现黑色小点。病枣吊上的中后部枣叶由绿变黄,不枯即焦。枣吊多数由上而下枯焦。

2.3 主要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打掉树上残存的枣吊,并收集枯枝落叶,集中焚烧杀菌。(2)萌叶后,除去未发叶的枯枝,减少传染源。(3)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4)从6月上旬开始每半月喷一次叶枯净500倍液或抗枯宁600倍液,可杀得500倍液。

3、枣缩果病

3.1 病原菌及危害 病原菌是噬欧文氏菌,主要是靠雨水,昆虫传播。病株果柄形成离层,果实瘦小提前脱落,糖分下降,果肉发苦,影响产量和质量。

3.2 症状 病株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之后外果皮呈现水烫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无光泽,果肉由淡绿转黄色,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果柄形成离层。

3.3 防治方法 (1)加强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传病昆虫密度。(2)从8月上旬开始,没隔8-10天喷施一次50%DT杀菌剂500倍液。连喷2-3次,同时可加入溴氰菊酯,辛硫磷等防治害虫的药剂。

4、枣疯病

4.1 病原菌及危害 病原菌使类菌质体。主要靠拟菱纹叶蝉等吸式口器昆虫传病,该病可使春季萌发的根蘖一出土即为丛枝状,严重者可使枣树绝收,危害极大。

4.2 症状 病株叶部症状分为二类 (1)小叶型,生出的新枝多发、从生、纤细、黄化等症状。(2)花叶型 :叶片呈现不规则的块状黄绿不均、凸凹不平的花叶这两类情况在同株上或同枝上叶有不同表现,病叶落叶迟或枯而不落,耐寒。花柄伸长便为小枝,花萼、花瓣、雄蕊成枝,顶端着生1-3片小叶。果实多畸形,果面不平,肉质松软。

4.3 防治方法 (1)选择优良种苗,加强检疫,严禁病菌外运。(2)对轻病树,落叶前剪去疯枝,萌发前进环割,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并可用四环素灌根。(3)永内吸剂农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4)对重病树尽早挖除、隔离。(5)对新发展的枣树,应用无毒苗的无该病的地区繁殖 ,最好采用组织培养法,剥离茎尖与热处理相结合进行脱毒,经检疫不带病原菌后,在进行快速繁殖。

猜你喜欢

锈菌病树树势
小豆Dirigent基因家族鉴定及锈菌侵染对不同成员表达的影响
禾谷锈菌转主寄主的研究进展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橘殇
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