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济宁地区蓝莓露地栽培技术

2010-02-11撰文程爱昀

中国果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蓝莓枝条土壤

撰文/程爱昀

蓝莓,又称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越桔亚科越桔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由于果实呈蓝色,原产和主产于美国而俗称美国蓝莓。蓝莓果实色泽美丽,近圆形,单果重0.5~2.5g,最大可达3.5~5.0g,果肉细腻,种子极小,酸甜适度,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增强心脏功能、名目、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等独特功效物质。堪称“世界水果之王”。据美国农业部预测,蓝莓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最畅销的果品。美国蓝莓生产不仅供应本国,而且外销到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和欧洲等国。目前,全世界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开始蓝莓产业化栽培,市场容量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以每亩产量900kg计算,市场保守售价(鲜果)50元/kg计,亩收入达4.5万元,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种植蓝莓必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快速致富产业。我市自2004年开始了引种蓝莓,现已形成100多亩的栽培规模,集组织培养快繁大田种植于一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笔者根据近几年我市的栽培管理经验,总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建园

1.1 选地 蓝莓的种植宜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无遮挡物的平地或缓坡向阳地块。

1.2 土壤改良 蓝莓需要PH4.5-5.5的酸性土壤,选址时应优先考虑这一关键因子,我市处于长江以北地区,土壤大部分是中性或略碱性的砂壤土,需进行适当改良,常用方法是,施放硫磺粉或硫酸铝,土壤PH值达6时,每667m2施入硫磺粉90kg或硫酸铝540kg,将其均匀撒入全园土壤,深翻15cm混匀,同时还可利用松针,锯木屑和烂树皮树叶掺入施用,效果更佳。

2、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北方生长的品种,如北方高丛蓝莓(蓝塔)、北方半高丛蓝莓(北陆)等优良品种。异花授粉,是提高蓝莓产量和果实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蓝莓的种植园内,至少需配置两个以上的品种相互授粉,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即主载品种2~3行,授粉品种1行。

3、定植时间

以秋季果树休眠(11月中旬~12月底)至早春萌动前(2月底~3月初)定植最好,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宜早。

4、定植密度与整地

4.1 定植密度 我市选择的半高丛蓝莓,定植密度为0.6~1.2×2m。

4.2 整地 经耕翻的土地,挖定植穴,半高丛蓝莓规格为0.5m长×0.5m宽×0.5深。也可挖定植沟0.5m(宽)×0.5m(深)。挖好定植穴或定植沟后每667 m2放入松针或锯木屑或腐熟的树木落叶等酸性基质300kg~500kg。基肥可以不施或用土杂肥,每667m21000kg。

5、栽植

一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在挖好的定植穴或定植沟内的有机质上面植入20cm熟土,苗木根系切忌与肥料接触,根系舒展栽入,深埋浅根,根茎与地面平齐,扶正覆土踩紧压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覆一层疏散表土,再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覆盖,如粉碎的玉米杆、松树皮、松针及苔藓等。覆盖既有利保墒,也有利于防止杂草生长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及肥力。

6、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6.1.1 生草法:采用行间生草,行内用除草剂,在行间本地区种植了紫花苜蓿和花生。既保持了土壤湿度,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又减少了人工除草对根系的伤害。

6.1.2 土壤覆盖:采用覆盖5~10cm锯末,或用树叶,粉碎的稻草覆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了土壤湿度,降低了土壤P H,又控制了杂草等多种作用。

6.1.3 除草:在蓝莓园管理中,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结合生草法和土壤覆盖法,一年生苗主要在离苗近的地方采用人工锄草,两年生苗,在离苗近的地方采用定向喷施百草枯除草。

6.2 施肥 每年大概施入2次肥料,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一次,第二次在果实采收结束后(8月下旬~9月中旬)进行撒施,蓝莓是寡营养植物,树体对氮、磷、钾等元素需要量很低,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量,最好结合叶片分析和土壤分析确定施用量。三者的比例一般为1:1:1;蓝莓对铵态氮肥的吸收比硝态氮肥的吸收要好,因此,追肥提倡使用硫酸铵等铵态氮肥,并且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蓝莓对氯敏感,不要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6.3 浇水 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忌水渍。浇水时以小水一溜而过,适量多次为宜,要见干见湿,既不能太过于干旱,也不能浇的太勤。夏季浇水时间最好选择上午10点前完成,或下午4点以后再浇水,气温太高时不宜浇地,否则造成树体抵抗力较低,易生病。原则上旱能浇,涝能排。灌水时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离子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池中畜水,加入H2SO4调节PH为4.5~5.5,然后再浇地。在北方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

7、果树的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调节当年结果与下年的结果潜力,幼树要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促进树冠长成;达到通风透光,丰产优质的目的,栽后第2年植株就有花芽形成,此时开花结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影响树体发育,应当进行适当的疏花,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树冠,增加枝量,只疏除弱小枝条。第3、4年仍以培养壮树,增加枝量为主,但也可以少量结果。进入成年丰产期后,主要疏降内膛枝、弱枝、病虫枝及根蘖,对一些多年结果枝及时进行回缩更新。

8、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防治 蓝莓的病害主要有:

8.1.1 枝条枯萎病 病害严重时根部腐烂严重,与烂根相对应的枝条发生枝枯,皮层变褐下陷,好皮与坏皮界线分明,后期皮层极易剥离,木质部导管变褐,上下相连,树势强弱发生变化时,病情表现时起时伏,树势健壮时,有病株可自行恢复。防治方法:①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增施有机肥料,适时进行灌水,加强松土保墒,控制水土流失;②土壤消毒,视树体的大小,在树根部挖穴,每穴用3000倍克菌净300-2000g灌注,效果良好。

8.1.2 叶斑病 叶斑病只在叶片表现症状。最初出现不规则或角状斑点,深褐色,中央颜色稍浅,病斑直径2~3mm。病重时,许多小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叶正面的病斑周缘清楚,但反面模糊。病叶最初在植株的下部,特别是位于荫蔽处的叶片上出现,随病组织变黑而脆。引起蓝莓早期落叶,果实成熟不良,浆果品质不佳,树势衰弱,冬季抗寒性差。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实施节水灌溉,降低园内湿度。严格控制氮肥用量。严格控制果实负载量,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②药剂防治。6月份开始喷药,7月份重点防治。喷药时要着重喷基部叶片。由于病菌是从叶背面气孔侵入,故喷药时要重点喷叶背面。常用的药剂有70%可杀得400倍液,30%王菌铜1000倍液效果良好。

8.1.3 日灼 最初受害果粒表面出现豆粒大小,黄褐色,近圆形斑块,边缘不清晰,之后病斑不断扩大,果肉组织坏死,逐渐呈凹陷斑,严重时病斑面积可占据1/3果粒或更大,最后整个果粒皱缩,变褐。坏死斑上易遭受病菌侵染而引起果粒腐烂。有时叶片也可发生日烧。防治办法:①修剪时注意适当保留果穗附近的叶片,防止阳光直射果面。②高温季节,可喷洒27%的无菌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可有效地保护果穗。

8.2 蓝莓的虫害主要有

8.2.1 柳蝙蝠蛾 该虫以卵在地面越冬,或以幼虫在树干基部和胸高处的骨髓部越冬。翌春5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上旬转向果林木或杂草等茎中食害。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羽化为成虫,羽化盛期为9月中旬。9月下旬化蛹越冬。幼虫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条易折断而死亡。防治方法:①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齿幼虫在地面活动时,向地面喷施菊酯类杀虫剂2~3次,控制虫害;秋季清扫园地,将被害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虫原。②利用常见的天敌如卵孢目的僵菌或柳蝙蝠蛾小寄蝇杀死害虫。

8.2.2 叶蝉 叶蝉的成虫、若虫均在叶背吸食蓝莓汁液。被害叶片首先出现小白点,严重时斑点连片成白斑,全叶失绿或焦枯,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枝条的成熟和花芽分化,虫粪污染果实。防治方法:第一代若虫盛发期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期。6月上、中旬左右喷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安绿宝2000倍液,10%啉虫啉2000倍液,都可以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9、采收

蓝莓浆果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一般盛果期2~3天采收一次,初果和末果期4~6天采收一次。供鲜食近距离运输的在九成以上成熟时采收,供加工饮料、果浆、果酒等的,成熟后采收,采摘时轻摘、轻拿、轻放,对不同级别的果实单独收放。

10、越冬防寒

10.1 入冬前浇一次防冻水,既保墒又起到一定的防寒作用。

10.2 埋土防寒 入冬前,将枝条压倒覆盖浅土将枝条盖入。蓝莓枝条比较硬,容易折断,因此,采用埋土防寒的果园宜斜植。

猜你喜欢

蓝莓枝条土壤
蓝莓建园技术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