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2010-02-10杨锦兰

中外医疗 2010年22期
关键词:手背针头进针

杨锦兰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 101300)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也是护士从事治疗工作最基础的技能,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有密切关系,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讨论如下。

护士应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认真负责的工 作态度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质量;相反,恶劣的情绪和心态可致穿刺失败,轻者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失去抢救机会,因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护理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穿刺时应当热情体贴,切不可生硬,冷漠,同时要严肃认真,心态良好,不论何时给患者穿刺均不可草率敷衍。

1 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法

(1)对于血管粗而易固定的患者应取20°,采用正中或旁侧进针法。

(2)血管粗而浅的消瘦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可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握杯状,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取30°先从血管右侧快速进入皮下,再刺入血管,则较易成功。

(3)皮下脂肪丰富的肥胖患者的静脉不易暴露,扎紧止血带后,用手触摸血管及其行径。从血管下面取35°直接刺入易成功。

(4)失水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血管充盈不足,弹性差,可采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针头从下面取25°,快速进入皮下,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推进1/4时,针尖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入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防刺破血管。

浮肿患者根据体表血管解剖位置,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

(5)老年患者血管壁厚、硬、易滚动,可用左手绷紧皮肤,将血管固定,由血管侧面取45°进针。

对于瘫痪患者,以选择健侧肢体为好,因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输液渗漏和静脉炎,从而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6)对于糖尿病患者,因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血管过细,可使针头堵塞,造成穿刺失败,故应选择手,足部位粗而直的血管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

(7)对于输液达6h的患者,以选择上肢手背静脉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患者活动,又有利于变换体位,可消除长期卧床的疲劳,也便于患者大小便及其它活动。

(8)对于病危靠输液维持生命的患者,要有计划地从上肢手背静脉开始,由选端到近端地选择不同血管,以保护静脉。

(9)对于小儿以选择头皮静脉穿刺为好,因小儿头皮静脉分支较多,互相沟通,且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

(10)由于种种原因对无法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可在外科医师的协助下行静脉切开术,以保证及时给药。

2 结语

良好的静脉穿刺技巧要以成功注射而又能减少疼痛为标准。护士必须熟练准确地完成每一环节的操作。如:选择锐利适合的针头,选择对痛觉敏感度小,浅显易操作的血管。在静脉穿刺的同时,适当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抚。这些都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只有具备了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保证稳定的心理状态。任何复杂情况下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确保临床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猜你喜欢

手背针头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洗手歌……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