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对上颌前突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0-02-10门昌杰

中外医疗 2010年22期
关键词:切牙上颌磨牙

门昌杰

(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山东蓬莱 265600)

支抗控制是对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传统主要以颌问支抗、口外支抗、Nance弓、横腭杆及增加支抗牙的数目等方法来加强支抗。但因传统的支抗疗效较依赖患者的配合治疗,使得其支抗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易出现支抗磨牙的近中移动、前牙内收不足前牙内收不足,使得对其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使用微型钛钉种植体给予支抗矫治则能保持其种植体的稳定,避免了后牙支抗的丢失,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组对35例上颌前突患者,给予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5例上颌前突患者,其中男11例,女24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28岁,平均年龄16.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上中切牙长轴和前颅底平面之间形成的后下夹角,即UL-SN是(116.24±4.55)°;侧面观为凸面型;无牙龈炎及口腔黏膜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口腔卫生良好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矫治方法 (1)术前准备:所有病例均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利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给予固定矫治,并常规进行牙弓的整平、牙列的排齐,待处于预备关闭拔牙间隙阶段时,用主弓丝为0.018×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将牵引钩放置在两侧侧切牙的远中部位。(2)微型钛钉种植体的植入:黄铜丝将需植入微型种植体的牙给予分开,并确定其植入部位,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颊侧压根之间膜龈交界处给予植入微型钛钉,其直径为1.6mm,长度为9.0mm,植入时需劈开神经、血管及牙根等解剖结构。(3)软组织愈合后对微钛钉加力:采用链状橡皮圈或Ni2Ti拉簧在种植体与牵引钩之间用100~200g牵引力进行牵引,每个月复查1次,更换链状橡皮圈或Ni2Ti拉簧,以确保牵引力的持续性。(4)微钛钉的取出:在不给予局部浸润麻醉下,用于动丝锥套住微型钛钉的头部给予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行取出,取出部位的创口无需给予特殊处理,会自动愈合良好。

1.2.2 X线投影测量分析 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侧位片及测量矫治前后的硬软组织的变化。用腭平面(PP)为水平轴,通过治疗前后同1枚微型钛钉头部影像的中点向腭平面作垂线,即Y轴,建立坐标系,测量第一磨牙在牙列排齐阶段的治疗变化,上中切牙切缘点到YPP线的距离,即U1-YPP;上中切牙切缘点到腭平面的距离,即U1-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到YPP的距离,即U6-Y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到腭平面的距离,即U6-PP。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5例患者中共植入70颗微型钛钉,70颗微型钛钉均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其治疗前U1-YPP为(41.5±6.8),U1-PP为(28.3±2.5),U6-YPP为(2.7±6.9),U6-PP为(23.8±2.4);治疗后U1-YPP为(35.2± 5.9),U1-PP为(27.9±2.3),U6-YPP为(2.8±7.3),U6-PP为(23.4±2.6)。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经比较,其U1-YP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1-PP、U6-YPP及U6-P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果表明其治疗前种植体在矢状面上的位置、上中切牙的垂直移动位置和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移动,旋转及倾斜移动与治疗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上颌切牙切端的平均水平则内收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组在对我院2008~2009年35例上颌前突患者,给予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结果表明其治疗前种植体在矢状面上的位置、上中切牙的垂直移动位置和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移动,旋转及倾斜移动与治疗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上颌切牙切端的平均水平则内收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微型钛钉种植体抗是口腔种植学和口腔正畸学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疗程短,稳定性强等特点,目前正逐渐的运用于口腔正畸学中,因运用时间较短,其他的问题还需医护人员共同的发现、解决,从而扩大其发展空间。

[1]寻春雷,曾祥龙,王兴.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6):505~508.

[2]候景秋,闫征斌.微植体支抗及其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31(4):228~231.

猜你喜欢

切牙上颌磨牙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