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栏倭仁谏阻同文馆

2010-01-21金满楼历史作家现居上海

中国报道 2010年11期
关键词:同文馆大学士洋务

金满楼 历史作家,现居上海

倭仁是道光朝的进士,曾历任大理寺卿、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在晚清有“理学大师”之名,但其思想之保守,在历史上也颇有争议。

倭仁的学问及为人在当时声望很高,譬如他待人接物,绝没有因为自己是帝师而倨傲不敬。倭仁送客,恪守古道,每次必送至门外,一直要等别人登车后才返回。 《近代名人小传》中说,倭仁为人严谨简朴,最反对侈靡浪费,曾以古人咬菜根之意,创立吃糠会,以提倡节俭。他冬天有件狐裘,皮革已破损外露,还用布在外面打上补丁。

虽身居高位,但从不收礼送礼。他家有个姻亲在广东澄海县做知县,某年因政绩卓异而被召来京,给倭仁送上1000两白银,倭仁坚决不收,说:“亲戚之间,礼尚往来原本并不稀奇,但现在你我都在做官,情况有所不同,就是收一两银子也不敢,何况是上千两!你非要送给我的话,我就拿了这银子以你的名义去设立粥厂,为贫民和饥民提供一时之需。”

倭仁深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对西学深恶痛绝,素来看不惯那些主张洋务的官员。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倭仁认为曾国藩在交涉中对洋人屈膝投降,愤而送去绝交信。再如,外国公使驻京后,朝廷的六部九卿堂官一般都会到各国使馆去拜年,既尽地主之谊,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但朝廷大员中,唯独倭仁从不去拜会外国人。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是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的高等学府,主要以正途出身的新榜进士或下级官员为招收对象。消息传出后,士大夫们大起非议,认为这是“以末求本,以夷变夏”,反对声浪喧嚣一时。作为内阁大学士兼同治帝师,倭仁的反对声最为激烈,他上奏说,“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又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倭仁的声望和文才,那些守旧派士大夫们将此奏奉为经典,广为传诵。

人品的高洁或许能保证自己独善其身,但未必就能对社会的进步开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譬如倭仁与文祥,岂非一目了然。不过,时代变化如此之快,也实在是难为倭仁那些老学究了。

老夫子倭仁虽然被击退,但同文馆的风波却并没有结束。在守旧派士大夫的鼓噪下,很多有意投考同文馆的官员,最后都打了退堂鼓。结果,同文馆在98个报名者中只录取了30人,而因被录取者的素质太低,很快又被淘汰了20人,剩下的10人,最后也只有5人毕业。洋务派本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这个计划几同夭折。

当时的另一个大学士,道光进士、满洲正红旗人文祥,同样是饱读儒家诗书,却力主推行洋务“新政”。

《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说,有一次广东同文馆的学生毕业后,被选送到京师同文馆学习,到馆门口正要下车卸行李,突然来了个长髯老翁,满脸欢喜地将他们迎入,慰劳备至,随后又带他们到馆舍各处一一参观,几乎把所有地方都指示了个遍,态度十分热忱。参观完后,老翁又问:“吃午餐了吗?”学生们说:“还没有”。

老翁喊来提调官,那红顶花翎者恭敬在旁候命。学生们这才知道,这老翁乃是当朝宰相文祥文中堂也。

同为当朝高官,德高望重,倭仁与文祥对洋务运动的态度却如此悬殊。也许,人品的高洁能保证独善其身,但未必能对社会的进步开化起到推动作用。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时代变化如此之快,也实在是难为倭仁那些老学究了。

猜你喜欢

同文馆大学士洋务
包拯为何穿龙袍?电视剧有误
简述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得以“衍生”的关键
从金陵制造局看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洋务自强》
明人内阁性质观点述评
争于庙堂的道器与中西
整太监
整太监
论国人自办报刊兴起及其洋务舆论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