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山羌寨的夏婆婆

2009-12-24杜文娟

散文百家 2009年7期
关键词:羌寨山坡树苗

杜文娟

夏婆婆站在高高的山寨上,山寨落下了冬日的第一场雪。开始只是她一个人站在寨口。雪越下越大,她的衣服、脸颊和头发都落了雪,马上就变成雪人了。她没有回帐篷的任何迹象,依然站在寨口。雪渐渐停了,夏婆婆还站在那儿,像一棵苍劲的老树。后来,山寨的人大都来到寨口,跟夏婆婆站在一起,迎接他们的孩子。

他们在山岗上成为一道风景,剪影一样镶嵌在天幕与大地之间。头顶是莽莽苍苍的天宇,身后是被毁的山寨,远处是破碎的山河。此时,所有的一切都银装素裹,洁白如玉,一切都是那样洁净单纯。山寨的人依旧生活在废墟上,生活在临时搭建的帐篷、窝棚里。有的人把帐篷搭建在老屋的地基上,有的搭建在承包地里,有的干脆住在还没有被完全震垮的牛圈里。在地震后的这些日子里,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绕不开废墟,所思所想都离不开地震的魔影。

这个叫通山羌寨的寨子里没有一个学生,小到小学一年级,大到高中生。寨子里至今没有考出一个大学生,所以更没有大学生。地震以后,山寨的学生跟汶川县大部分学生一样,都到异地上学去了。山寨里剩下的人除了成人,就是还没有上学的孩子,大家在极度伤心的时候,会抱起别人家小小的孩子泪流满面。

夏婆婆七十多岁了,辛辛苦苦几十年,遭受的最大打击还是这次地震。在她还是妇女主任的时候,她带领妇女栽种了一面坡的柏树,柏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妇女们在树林里放牛放羊,做羌绣,拉家常,说媒开会,唱山歌跳锅庄。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已经把那面柏树林当做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了。如今,一场地震,山崩地裂,树林不复存在,连一株树苗都没有留下。夏婆婆欲哭无泪,欲说不能。

她站在寨口,一方面是迎接外出上学的孙子,一方面是看那面山坡,看山坡上是否会奇迹般的冒出树苗,长成大树,绿树成荫,华盖四野。好几次,在她午睡的时候,都梦见山坡没有被毁,树林没有被湮灭,跟原来一模一样,生机盎然,歌舞升平。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植一面山坡的树,没有力气浇水施肥,修剪枝桠,精心呵护了。但她不甘心,不想那些树说没有就没有,说消失就消失。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终于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想法。

通山羌寨的人都在忙灾后重建,儿子媳妇忙得伸不直腰,大家都在期盼积雪融化,春暖花开的时候修建房屋,重建家园。在山寨,她找不到说话的人,无处倾诉。她步行两个小时,到了汶川县城,想找一个能听她说话的人,县城凄凉得令人心酸,同样没有一个学生走动,只有寥落的几个成年人。她来到孙子曾经上学的地方,学校的大门被巨大的铁锁锁着。

她双手扶住铁门,自言自语地说——孙娃儿,我想再植一片柏树,这次植在平坦的地方,平坦的地方不容易遭灾。可是我没有力气了,我感到自己越来越活不了多久了,自己的气数自己知道。我想让你帮我完成这个任务。你今年十四岁,等你完成了学业,你就着手植树,二三十年以后,咱们羌寨就又有自己的林子,有大树,有飞鸟了。

秋去冬来,日出日落,夏婆婆逐渐坚定了这个想法,而且已经想好了很多细节,在哪里寻找树苗啦,在哪样的土质上栽树容易成活啦,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啦……等等一切,在她脑海中形成一个链条,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她都计划好了。她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常常在山坡上转悠,寻找适合植树的地方,想象每棵树站立的姿势。她变得异常安静,怕一动,会忘了某个环节,忘了某件事情。

她就等,一直等。孙子外出学习一个学期,今天放寒假回山寨,所有学生大都今天回来。她早早地站在寨口迎接孙子,大伙儿也都来迎接自家的孩子。

她站在最前面,想一见到孙子,就把自己的这个宏伟计划告诉给孙子。她觉得这是她一生中最后的嘱托,也算是临终遗言吧。

猜你喜欢

羌寨山坡树苗
作家现在时·朱山坡
寒池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巧栽树苗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三棵桃树苗
有趣的羌寨婚礼
山坡上的比赛
守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