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瘾成因及干预探析

2009-12-23綦明霞王运来李钟婧

活力 2009年21期
关键词:网瘾信息时代大学生

李 妍 綦明霞 王运来 李钟婧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信息时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然而,它的负面效应依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人群,由于学习、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其自身心理特点、便利的上网条件,自然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因此,如何预防和戒除网瘾、化解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首先,使用网络不当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和学习工具。同时,网络也是人们“休闲消遣”,进行精神享受的好去处。可是在现实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把网络当工具,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又有多少人把网络当做了娱乐工具,利用它来进行消遣、玩游戏和聊天? 在被调查的大一、大二、大三的三个年级的1 200名大学生中(学计算机专业的占30%),上网热衷聊天的达75.8%,选择网络游戏的占41%,曾光顾黄色网站的占35%。在时间比例上, 只有19.2%的时间上网是为了下载软件,搜集资料,了解时事新闻。而且年级越低,用于学习的时间比例则越低,用于玩游戏、聊天的时间则更多。

其次,网络自身的优势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客观原因。一是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与现实的广阔天地,拓宽了他们了解外界的渠道。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被别人所了解和关注,与人交流,渴望友谊。互联网正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生理和心理要求。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大学生玩起来过瘾,欲罢而不能,最终完不成学业而毕不了业或留级时才大梦方醒,后悔莫及。

再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根据对网络成瘾者的现实调查,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他们人格特点的心理特质有关。一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多数是因为个人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一味地放纵自己的行为所致。少数是因为个性孤僻,交友能力较差或不善于交际,转而在网上去寻求友谊和结交异性朋友,满足情感的需要。二是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青春发育期,当出现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难以一致的矛盾冲突时,往往难以摆脱因失意所带来的惆怅与烦恼,而在网络环境下,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都可以摆脱掉。三是大学生没有中学生那样大的学习压力,自由的大学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自主权,对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往往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控制。四是他们又是一群渴望了解世界,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追求刺激和挑战的群体,而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着孩童时贪玩好动的心理。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

高校应尽早构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院系政工干部再到学生层面的3级网络,充分发挥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信息员、朋辈辅导员在内的4支队伍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实施系统专业的分级干预。

1.积极预防网络成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广泛开展“网络教育”。针对学生密集接触网络的特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广泛开展网络知识的宣传、网络心理讲座、网络心理广场咨询等活动,努力在全校营造“健康网络、和谐心理”的良好氛围。

其次,全面实施“心理班会”。专门针对轻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班会”有别于传统的说教式班会,主要是把别具一格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带进班级中,通过营造轻松 、愉悦的气氛,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感受他人,在分享中获得经验、进而成长。

最后,长效参与“心理辅导”。院系的辅导员可以承担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因为学生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孤独、抑郁、低自尊等人格因素有关系 ,许多学生缺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得到心理寄托和成就感 。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予他们一些心理疏导,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网络成瘾的发生。

2.适时关注网络成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首先,系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网络成瘾的干预,目前主要是进行个案治疗。具体的心理干预技术包括:设定目标、自我暗示和提醒、厌恶疗法、转移注意法、制作个人清单等。目前高校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就是“厌恶疗法”,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橡皮圈疗法是最常用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做法是网络成瘾者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上橡皮圈,当他有上网的想法或冲动时,弹拉橡皮圈,产生疼痛感,边拉边记数, 目的是通过这种厌恶刺激转移注意力。“制作个人清单”法主要写出自成瘾以来被忽略或减少的其他每项日常活动,并回想这些活动如何对充实、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利,这样的练习将有助于成瘾者在面对网络和一度喜欢而已失去的活动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该项技术对大多数的网络成瘾者都是有效的。

其次,有效开展“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招募自愿戒网的网络成瘾者组成互助成长小组,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找回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对待生活。通常学生们每周会面一次,每次的会面时间为2小时左右。干预的思路主要是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分4个层面进行干预 。一是问题解决层面:通过“E网情深”活动,使团体成员客观评价自我的网络使用行为、动机及后果。二是认知和情绪反应层面:通过“天生我才”活动,认识自己,纠正认知偏差 ,改善情绪反应方式。三是人际交往层面:通过“那些花儿”活动,评估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寻找社会支持资源。四是自我管理层面:通过“生活是个大馅饼”活动,制定策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研究发现:经过约3个月的团体干预,成瘾者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和人际关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3方面与网络成瘾都有显著关系,成瘾者对网络的依赖也有大幅度下降。当然,在实践中对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具体程序还需要不断改进,需要对其长期效果进行随访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三型校园”建设研究项目资助(0903)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网瘾信息时代大学生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信息时代
中学生网络依赖(网瘾)形成的个人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独立院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