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

2009-12-23武英杰

活力 2009年21期
关键词:敬业竞争科学

武英杰

[关键词]图书馆精神;科学;创新;敬业;竞争

图书馆事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理论和哲学,没有自己高尚的行业精神,就不可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而图书馆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它将成为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精神动力。

每个图书馆为了完成自己的管理目标,都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图书馆实践中的行为,但这毕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图书馆精神则是图书馆这个行业所秉承的价值观,是图书馆人对职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是没有外力约束的人的心灵在更高层面的展现。因此,在今天的图书馆界,要搞好图书馆工作,不仅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更要弘扬图书馆精神。

一、图书馆精神内涵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反映图书馆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 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馆员和读者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体现办馆方向、办馆理念, 又体现全体馆员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高校图书馆精神是一个高校图书馆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程焕文先生曾把图书馆精神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豪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黄香菊女士则进一步把它具体化为“包括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风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各种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那么,高校图书馆精神究竟是什么?其实,高校图书馆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亚文化,它的本质是高校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先进的办馆理念和价值追求,以及体现在图书馆管理者身上的群体意识。尽管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从过去的藏书楼到通透明亮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舍在变,借阅方式在变,管理手段也在变,然而真正不变的是高校图书馆灵魂的内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新的内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的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的真理性与技术的效用性,主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创造美与和谐为图书馆的宗旨。没有科学精神的图书馆精神是一种没有生机的、落后的图书馆精神;而缺乏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精神,则是一种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图书馆精神。在当代图书馆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体现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重,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之路。

二、高校图书馆精神具体内容

1.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情报,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严格的文献疏理整序。图书馆事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创立完善了指导实际工作的学科体系。图书馆的从业者以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现了从混沌到有序、从粗略到详尽、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越。图书馆学的发展史,就是承载历史发展,紧随时代律动,不断进取,不断完善的科学进程。

在图书馆实践中,其分类原则、典藏体系、服务方式等无不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充分表达了图书馆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相信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

在21世纪,图书馆人仍需弘扬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使图书馆分编体系更趋科学完善,使图书馆各种规程更加实用便捷。图书馆还应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下,积极参与“知识工程”建构,掀起全民读书热潮,引导读者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清除伪科学、反科学的不良影响。

2.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创新不仅表现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是一种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充满活力、竞争力、创造力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创新精神是图书馆人在不断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方式、扬弃旧方法、采用新技术、建立新机制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图书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

创新贵在“新”,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强的接受力,认识新事物、树立新观念、解决新问题创新重在“创”,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开拓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才使图书馆从古代藏书楼发展为现代图书馆,再经历一次次实质性的超越,不断获得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所需的信息资源不再是原始的文献资源,而是经过加工的具有竞争性的信息资源,因此需要的是创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不再只是一个文献收藏地,而是图书情报中心、创新的知识基地。图书馆人的工作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原始文献资源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和信息按照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进行选择、收集、加工处理,采用不同的载体形式向广大用户传播。因此,图书馆就是要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通过不断创新,创立新机制、新秩序,创建高效率高质量,从而使新世纪的图书馆在理论上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在技术上达到一个新水平,在实践上跨上一个新台阶。

3.至高无上的敬业精神。一提到敬业精神,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服务态度的好坏。读者表扬了,就是服务态度好;读者批评了,就是服务态度坏。服务态度固然是敬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服务是一门科学,属“功能科学”。但只停留在服务态度,是只看到表象,没抓到本质;只抓到了皮毛,没抓住要害。图书馆人的敬业精神,绝不止是服务态度一项,而更应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上,也就是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上。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知识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高尚而清贫、伟大而平凡,其工作本身要求图书馆员对待人生要有积极的态度、开阔的胸襟、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情绪。除了热爱图书馆事业,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以勤补拙,做好本职工作。图书馆人应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要有甘为人梯、铺路石、螺丝钉及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自我牺牲精神;要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要安于本职, 乐于清贫,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厉韧弥坚、经久弥新”,甘愿以时间的消逝和自己的劳动换取事业的发展。

4.团结协作的竞争精神。竞争精神不仅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作为社会知识化、信息化主体的需要。必须鼓足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同人之间、馆与馆之间开展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随着现代社会分工逐渐走向高度专业化,个人能力变得极为有限,只有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共进精神,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提高绩效,达成组织目标。图书馆要为团队协作搭建平台,创立适合团队工作的平台、矩阵、网状等形式的组织架构以消除传统的层级架构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图书馆人则要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群体优势,群策群力,为追求图书馆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努力。

三、结语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它由馆领导决策层倡导,是图书馆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风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将图书馆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目标上去。图书馆精神作为一种群体共识的准则,对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具有精神激励、行为规范、思想熏陶、人心凝聚、意志导向、人格塑造的功能。图书馆精神也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人文理想的一种认同,它能指引图书馆人科学地发展图书馆事业,敢于维护自己的职业尊严、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权利和利益,激励图书馆人为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是图书馆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相信与时俱进的现代图书馆精神必将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赖宁,曹春晖. 图书馆精神及其现实作用[J].图书馆,2009,(2).

[2]丁兴旺,刘悦.图书馆精神的新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3]葛瑞平. 论图书馆精神在高校图书馆的实现[J].科教文汇,2008,(7).

[4]宛丽娟. 论图书馆人的图书馆精神[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

[5]李雪仙. 图书馆精神之我见[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敬业竞争科学
竞争的合适位置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感谢竞争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职校班主任敬业爱生立德树人研究
试论当好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科学拔牙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