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运用解码理论提高学生听力技能

2009-12-23

活力 2009年21期
关键词:解码语音背景

刘 宓

[关键词]解码;听力;语音;背景;方法

听力是一个接受、理解声音信息的过程,是听者对说者所传来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这就是辨音、注释、领会。辨音:话者的言语声波在听者的耳蜗中转变为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接着,听觉神经把密码讯号传到听觉语言中枢,引起这一区域的思维活动,对收到的密码信号进行分析、辨别、归类。听者要从这密码中分辨出语言的最小单位——音素,并分辨出哪几个音素构成音节,哪几个音节构成独立的意义单位。注释:听者将这些独立的意义单位与自己大脑里储存的信息相对照,运用大脑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知识进行注释。经注释后的信息就有了意义,但这意义还不一定符合说话者的原意。领会:经辨音与注释后的声音信息还需听者进一步加工从而达到领会说话人意图的目的。例如说话人的一句问话并不一定期待听话人来答复,也可能是以问的形式来表达批评、威胁、疑惑、祈使、请求、否定等目的。这就要求听话人综合考虑所说内容上下文的条理性和逻辑关系。重要的是这些并非都能依赖说话人直接道出的信息,多数情况是依据说话人所处的时间和环境,说话内容所包含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听话人的知识经验等来领会。这就是解码的过程,解码是赋予信息以意义的手段。认知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了解码过程中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自下而上(bottom 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两种信息加工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注细节特征,是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自上而下的模式突出整体结构的识别,强调长时记忆中存留的背景知识在理解中的作用,是一个预测、检验和证实的过程。这两种方式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并且同时加工,从而在词法、句法、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共同促进听力理解。不难想象,先前获得的知识经验或称“图式”,是解码的关键。如果图式丰富、正确,则预测合乎实际,辨认加速,理解加深;反之,则辨认迟缓,理解发生障碍。可见,听者接受信息不是一个被动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教师的任务就在于组织学生对声音进行准确、快速地解码。

1.充实语音知识,增强学生的听力解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技能。例如,帮助学生掌握单词发音中的强式和弱式。许多虚词在一般情况下没有语句重音。这些通常没有语句重音的词,大多数都有两种发音,一种叫做强读形式,简称强式,另一种便叫做弱式。弱式的应用远比强式多,出现率高达95%,而对于语音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讲,他们很不了解也很不习惯这种发音,所以学生经常听不懂句子的意思,特别是语速较快的句子。例如,The visitor has arrived. 大多数学生听不出那是现在完成时态。又如,You should arrived. 许多学生听不明白这个句子的意思。因此向学生介绍助动词、联系动词、情态动词、代词、介词、连词等的弱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听懂句子意思的程度,更能帮助学生准确写出整个听写句子。比如对I hope you will come这句话,知道弱式的规则后,学生就不会写成I hope you come。

2.注重向学生介绍英、美等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的特点可以看出,先前获得的知识经验是解码的关键。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很大,由于这些差异,形成了语言的不同、生活习惯或行为准则的不同。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技能,必须了解使用英语国家(如英、美等国)的社会、文化知识,这是突破听力障碍的关键之一。许多学生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没有掌握英语中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语用规则,因而出现了在听清楚了每一个单词及句子的情况下,还是不解其意,造成误解的情况。加强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解码方法。包括:

(1)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Anedreon提出的听力理解的3个阶段中,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很有限。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来说,一次只能记7个不相关的数字或6个不相关的字母,或8个不相关的单词,留存信息的时间也短,仅有10秒。因此听音时听者必须有选择,即将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于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及上下文内容的关键词上。学生们听音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力求听出每个词、每句话。对话语的每个词赋予同等注意力,唯恐漏掉一点儿信息。这是办不到也是不必要的。听文字材料的目的是要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为此,要抓住重要事实、要点和细节,尤其是一些重要数据。至于遇到个别听不懂的词或句子,可暂且放过,坚持听完全文。有时理解了全文,个别的词也就明白其含义了。听力练习可采取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在练习中,学生必须从录音中筛选必要信息去解决某个难题或完成某项任务。

(2)预测和猜测能力。听懂话语的过程是一个“意义重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的过程。听者必须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常识及背景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解码,将解码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保存,以备此后重建和预测信息。

由于人们表达思想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的,所以听者可以根据上下文系,用词的含义及语调等的变化,对某些没听懂的部分进行合乎情理地猜测,也可以根据前文提供的线索,对某些未知因素进行预测。预测和猜测可在听音的开始阶段激活,并贯穿于听音全过程。听者从headline topic中获取的初步信息,有助于对下文的预测;同样从下文获取的信息又可用来纠正、补充前面获取的不准确或不全面的信息。听者还可运用自己大脑中的图式或是利用文章中的多余信息来帮助解码,并猜测所听到的陌生词语或句子。预测和猜测都是大脑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一个预(猜)测、检验和证实的过程。在听音中预测和猜测是跨越时空、反复进行的思维活动,可大大加快解码速度,提高解码的准确性,对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听力教师的任务是训练、提高学生的解码能力,归纳起来就是:掌握一定的语音知识,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知识,并不断加强英语听力学习方法的指导。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解码语音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微信语音恐惧症
解码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文化解码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跟踪导练(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