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之管见

2009-12-23郑云龙

活力 2009年21期
关键词:人文语文教学德育

郑云龙

[摘 要]面对职业教育新形势,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借助语文课的学习,使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为培养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人才而服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德育;生命;教育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又对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发放助学金,以鼓励学生上职校学习,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职业教育的前景一片向好。

目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语文课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有限,同时职业学校生中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语文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我国丰富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中,语文教育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必须正确看待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培养某一专业技术为主的教育。所以,学生也往往会以“我是来学技术的”为由而轻视甚至忽视语文的学习。有的学校甚至干脆把语文作为一门副课来安排,提出所谓的“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观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何谓“理论够用”?如果说能说普通话能认字就可以的话,那么在职业学校中完全可以不用开设语文课了。

事实上语文课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和审美水平,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历来为人们所公认。语文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有共同的规律,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又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它不仅仅具有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水平和能力的工具价值,同时还具有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人文价值,而高素质的劳动者绝不是只会对某种机器的某种技能的进行操作。

二、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课,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交际工具

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交际能力。语文作为母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文在训练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就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职业学校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要靠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竞争也就随之而来。试想如果求职者捧着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自荐信,将如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说明书,将如何“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将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

三、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传承了人类和中国的文明和文化,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所以语文课教学不仅仅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播,即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中国优秀文明和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意识,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

四、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塑造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足见良好的品德是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首要必备条件。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语文教学也有条件进行品德教育。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形神兼备,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闪耀着人伦、道德情操的光华。有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是道德的化身,是道德人格的楷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道德资源,积极地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

五、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生命意识,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来职校就读的大都是中考落榜生。在初中时,他们就不被教师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漠视,有的学生甚至家长也对他们不抱希望,送到职校时他们往往会说,我这孩子在这里只要不出事就行。所以职校生普遍存在生命焦虑、情感缺失、行为失范等不良状况。他们往往漠视亲情、心理脆弱、孤独抑郁;他们不相信崇高、不易被感动、审美趣味低俗;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理解、有暴力倾向……凡此种种,迫使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生命教育是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高度关注,从而促使完整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觉悟生命的尊贵,体验生命交流的愉悦,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不难看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大课堂;是一门具有“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广阔教材;它让所有的人一生都伴随着成长,着意并且执意地持续学习语文;它让人们在凭借语言文字进入人类文明殿堂,去摄取人类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成果的同时,提升和超越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人文语文教学德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人文社科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