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之后话复习

2009-11-25王振坤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独立思考答题

王振坤

中考越来越重视考查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不断地进行习题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从别人的失误中寻找失分的原因,作为前车之鉴指导以后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以2009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第33题为例,总结考生答题情况,并探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真题回放】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4分)

(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1分)结合材料二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2分)

(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你认为还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认识到外国列强自私、崇尚军国主义,是大骗子(或认识到外国列强的本质);对北洋政府失望(或认识到北洋政府腐朽无能、卖国的本质);认识到对群众的宣传、发动不够;认识到必须起来斗争等。

(2)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或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或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等。

【真题解析】

大部分考生认为这道题并不难,但是从统计得分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得分较低,影响了总成绩。这一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分析这些问题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启发呢?

一、学习中多记忆。少思考,导致考场上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这在第(1)问“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这道题的材料是全新的,答案也不是课本中的语句,需要考生在考场上独立阅读、思考、理解,然后概括。很多同学面对此题,首先不是认真阅读,独立思考,而是寄希望于翻看资料,企图寻找现成答案,以至于慌乱翻书,慌乱应付,导致概括不完整、不准确,最终失分。失分原因就是平时多机械记忆,少理性思考,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能力考查,这是各地中考的命题趋势。考查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走出盲目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的误区,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答题能力。

二、做题时忽视试题整体立意,偏离答题方向

一篇文章有中心思想,有整体立意,中考试题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命题立意,实现与命题者的对话,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答非所问的情況出现。

这道试题包括三部分:两句引言、两则材料、三个问题。其中材料和问题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引言的作用也非同一般,“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实际上告诉我们这个试题是围绕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这个核心而命制的。

再看本题,材料一反映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给中国人思想带来的震动,材料二描述了五四运动后各种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涌动。而三个问题中的第(1)问是问巴黎和会的失败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影响,可以算作是五四运动成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第(2)问要求学生理解思想解放对无产阶级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第(3)问要求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成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各方面原因。两则材料和三个问题都是围绕五四运动带来思想解放这个核心来设置的。

答题时,很多考生没有把握住五四运动带来思想解放这个核心,导致第(2)问很多考生答的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而没有落实到“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无产阶级发展所起的作用上。第(3)问很多考生把近代化起步中的事件作为答案,而没有更准确地理解五四运动成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外因素,如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等。

由以上分析可见,找准命题立意是多么关键。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要宏观把握整个试题,寻找试题立意,这是提高答题质量的重要方法。

三、学习中对历史缺乏整体认识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学习历史切忌将历史割裂开来。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还有基本线索。这道试题以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为核心,考查了这一阶段国内外众多事件之间的联系。第(2)问和第(3)问共涉及以下关系: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无产阶级运动发展(中国共产党建立)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等。同学们在学习时如果只是孤立地学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知识点,而没有把五四运动置于当时的大背景之下去理解,就不能认识到五四运动的发生是国内外众多事件作用的结果、它的发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就不能理解历史是一个绵延的、逻辑的、有机的发展过程。

总之,当同学们能够有意识地把提高能力作为目标,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做到整体把握试题,抓准每个题的核心立意,把历史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解题能力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高分定能唾手可得。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独立思考答题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