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血脂指标的影响分析

2009-11-19苏明亮毛德伟巩娜娜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太极拳影响

苏明亮 毛德伟 巩娜娜

【摘 要】 通过对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女性进行血脂检测,结果证明,运动8周后太极拳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运动前相比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运动16周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甘油三酯(TG)与运动前相比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说明了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的改善中老年女性的血脂水平。提倡中老年女性练习太极拳。

【关键词】 太极拳;中老年女性;血脂指标;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1]。研究证明,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2]。李觉[3]等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病高危组患者的血脂异常比例明显高于非心脑血管病组。可见,改善血脂能够减小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因此有关血脂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有氧运动对血脂影响已经证实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不良的血脂脂质结构。作为有氧运动方式太极拳和快走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对其开展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太极拳和快走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血脂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为此,本研究对太极拳和快走运动两种运动方式锻炼的中老年女性进行了24周跟踪测试,来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和快走运动这两种运动方式对中老年女性血脂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名中老年女性(均为身体健康未进行长期规律锻炼者)作为受试者(受试者试验前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而试验最终坚持下来的有15人,(受试者丢失主要原因是受试者主动放弃)。最终坚持下来的受试者基本情况见表一。

2、研究方法

(1)运动干预。本研究将选取的40名受试者随机分成太极组、快走组两组。每组均由教练指导做相应有规律的锻炼共16周。运动频率为每周5次,每次锻炼1小时,具体活动方案:太极拳组由教练教授简化24式太极拳,时间安排:15分钟热身、40分钟练习时间、5分钟整理;强度控制:太极拳为中等强度的运动,练习后的稳定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60%,约95-98次/分钟。16周的锻炼结束后再进行8周的跟踪观察,要求受试者在8周内尽量维持日常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以及停止锻炼。每周询问受试者最近一周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类型、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2)样本采集。样本采取均在受试者清晨8:00-9:00,空腹状态下由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ml。抽取次数为4次(运动前、运动8周后、运动16周后、运动结束8周后)。每次样本采集前3天要求受试者不吃油腻的食物。

(3)样本检测及测试指标。样本检测均由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检测。测试指标为: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4)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实验所测得的所有指标,以SPSS for Windows 10.0 统计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采用M±SD表示。(P<0.05代表显著性差异,P<0.01代表极显著性差异)。使用repeated ANOVA进行组内比较。

二、实验结果

由表二可以看出,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女性在运动8周后,血清HDL–C较运动前显著性的升高(p<0.05)。TG和TC也较运动前有所降低,但没有显著性的降低,而LDL-C没变化。运动16周后,HDL–C较运动前显著性的升高(p<0.01),而TG较运动前均显著性的降低(p<0.01)。TC和LDL-C较运动前均有所下降,但没有显著性的降低。停练8周后,HDL–C与运动16周后相比较有显著性的降低(p<0.01),而与运动前相比仍有所升高。TG、TC和LDL-C与运动16周后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与运动前比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与运动前比较p<0.05,**与运动前比较p<0.01,♀与运动16周后比较p<0.05,♀♀与运动16周后比较p<0.01

三、讨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能够显著提高人们血清HDL-C水平,降低TC和TG水平,但是在运动多长时间血脂指标出现显著性改善的研究很少,大多数研究均为一年以上太极拳练习前后对比。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在运动8周后HDL-C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16周后差异更具显著性(p<0.01)。这一结果与刘善兰[4]等对中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练习太极拳运动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16周太极拳锻炼后,HDL-C显著高于锻炼前和对照组(p<0.01)。而毛雁等[5]研究发现48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HDL-C没有显著性的升高。这是因为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不同所造成的本研究与其结果有偏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组TG指标运动16周后较运动前出现显著性的降低(p<0.01),而Ko.GT[6]等研究显示中年妇女在练习10周太极拳运动后TG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这一结果比本研究结果提前了6周,而本研究显示运动8周后TG指标没有显著性的降低。与刘善兰[4]等对中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练习太极拳运动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16周太极拳锻炼后TG显著高于锻炼前和对照组(p<0.01)。在TC指标上本研究显示太极拳组运动8周和16周后均无显著性的降低,这与刘善兰等[4]的研究不一致。而赵海军[7]等研究发现从事3年以上的太极拳练习组较对照组TC无显著性的降低。而邱春[8]等报道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明显降低血清TC。在LDL-C指标上本研究显示太极拳组运动8周和16周后均无显著性的降低。而Ko.GT[6]等研究显示中年妇女在练习10周太极拳运动后LDL-C出现显著性降低.但郭守靖[9]等研究显示2年以上太极拳练习的老年人较对照组LDL-C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与本研究一致。从上述研究对比能够看出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中老年女性血脂水平,练习太极拳8周后血脂水平就有所改善。

关于太极拳运动改善中老年女性血脂水平的研究不少,但是太极拳运动维持中老年女性血脂水平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对太极组运动16周后进行8周停练观察结果显示,停练8周后与运动16周后血脂指标TC、TG和LDL-C无显著性消退,HDL-C较运动16周后显著性降低。从结果中看,血脂水平的消退符合运动后消退的现象。从生理生化角度看,由于停止练习,骨骼肌毛细血管通透性适应性恢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积减少,而内皮细胞内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的降低延缓了血浆TG分解,由于停止运动,血浆中TG、TC水平升高,TG的转运和降解减慢,因为HDL-C的增加与TG分解代谢关系最为密切,引起血液中HDL-C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和快走运动均能有效的改善中老年女性血脂水平。练习太极拳8周后血脂水平就有改善。中老年女性在自己热爱和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进行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

【参考文献】

[1]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老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279.

[2] Ross R.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n update.N Engl J Med 1986S314:488- 500.

[3] 李觉.布艾加尔•哈斯木.胡大一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高危住院患者血脂异常及他汀类药物干预状况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2358.

[4] 刘善云.丁忠.马国栋.太极拳运动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免疫球蛋白的干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318-320.

[5] 毛雁.马兰军.吕永安等.太极拳与综合锻炼对老年妇女血脂代谢的影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J],2007.18(5):374-376.

[6] Ko GT,Tsang PC,Chan HC A 10-week Tai-Chi program improved the blood pressure,lipid profileandSF-36scoresin HongKong Chinese women Med Sci Monit.2006,May;12(5):CR196-9.

[7] 赵海军.牛晓梅.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血脂、脂蛋白代谢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6):61~62.

[8] 邱春.翟德平.杨永明.太极拳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及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70~1071.

[9] 郭守靖.卢传生.太极拳和门球运动对老年人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23(6):3565.

【作者简介】

苏明亮(1984-),山东省邹平县人,山东体育学院20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影响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二)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一)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光影视界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42式太极拳
小顽儿系列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