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测试理论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2009-11-19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大学英语

孙 蕾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出现了由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取代传统的基于纸笔的语言测试的趋势。将语言测试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准确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及学习效果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行之有效,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英语;考试改革;语言测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作为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方向是在保持考试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使考试最大限度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但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存在两种观点。支持者认为它效度、信度高,设计科学,组织严密,实施严格,成绩显著,并得到社会承认,逐渐成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一定社会效益[1];反对者认为它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合理、效度不高、题型过时、实施中产生偏差和对教学产生消极反拨作用等[2]。为此,教育部于2005年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首次的改革,而在距离改革仅3年左右,在2008年12月21日,大学英语四、六级正如托福考试从笔试过渡到完全机考一样,又开始了机考改革。

一、四级机考介绍及应对措施

与传统笔试PBT(Paper Based Test)相比,四级机考CBT(Computer Based Test)在题型设置、考察重心和出题角度方面已发生了重大变革。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考试媒介由白纸黑字变成电脑。题型上,第一部分是30分钟左右的听力理解——两个新闻报道和三个长对话。然后是难度最大的听、说、写综合测试,考生看一段4-5分钟的视频观两遍后完成5道单选题。包括听写:从视频中摘出一段文字,空出10个空,按正常语速再播放两遍,类似于四级笔试的复合式听写题型及最具特色的跟读题。系统会从前面section A的听力材料中挑出8个短句,系统重复读两遍,让考生在12秒内跟读复述出来。作文变化很大:系统先是把先前看的视频截取一段再播放一遍,然后从这段视频中引出写作题目,要求考生就提供的视频细节进行转述,还要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理解变化不大,包括两篇仔细阅读和一篇快速阅读。在机试过程中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时间一到会自动切换到下一部分,考生只能按顺序做题,无法跳跃答题或对前一题答案进行检查和修改,笔者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熟练掌握电脑的操作方法,熟悉用计算机多媒体获取信息的模式;大量增加听力训练,同时也应养成听力过程中做笔记的习惯等。

二、语言测试理论

1、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简史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而语言测试理论是伴随着外语教学的逐步发展产生的,它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教学法等都有交集。B.Spolsky认为语言测试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科学前语言测试时期,心理测量学与结构主义时期,心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时期。

20世纪70年代前属于心理测量与结构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测试方法为分析法,在语言测试中大量使用多项选择题。其特点为试题量大,评分具有客观性,因而信度较高;70年代中期起属于心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时期,较多采用是综合题,形式主要为完形填空、听写、作文等;到80年代中期开始交际法语言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到了90年代,Bachman把交际语言能力分成三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他的理论对90年代有关交际语言能力测试方面的研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理论代表了90年代语言能力研究的进展,成为语言能力测试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

2、语言测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一切测试,包括各种形式的语言测试,都是一种测量形式。”[3]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评估教学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与外语教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准确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及学习效果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行之有效,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言测试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公正合理的语言测试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活动,只有经过对语言测试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对测试者的语言综合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和公正的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自2004年全国大学英语改革启动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在英语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历经三学期、分课型、网络试点等改革,秉承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改革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备课量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于2008年也收获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创学校10年来新高的好成绩,这就为教师在日后教学中继续钻研新教学方法和改革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基于计算机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进入英语教学领域,英语测试方式也将从目前的纸笔考试逐步向计算机考试过渡。尽管基于纸笔的测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将逐渐成为测试的主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仅作为一种测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手段;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综合应用能力,则要靠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认真教学和学生秉承认真地学习态度努力学习。新四、六级大学英语测试作为大规模标准化课程水平考试,其正面积极的反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考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和学生都应真正了解改革的目的和举措,并将改革思想融入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杨惠中,C•Weir.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40-143.

[3] Grant Henning.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 姚平平,胡泊,樊蓉,张莹.浅谈语言测试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168-169.

[5] 宋玉霞.语言测试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186-187.

[6] 朱音尔,张肖莹.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机考探索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第,2009.03:66-67.

【作者简介】

孙蕾(1981-),陕西人,本科学历,讲师职称.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大学英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