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2009-11-19于德明潘江南罗鹏举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实施过程顶岗实习职业道德

于德明 潘江南 罗鹏举

【摘 要】 本文结合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对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实施过程作了简要分析,认为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应做到“三突出”: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突出纪律观念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突出企业文化的灌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职业道德;培养内容;实施过程

21世纪以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职业技能方面,而是将重点趋向于关注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已成为所有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高职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顶岗实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当然也包括职业道德问题。为此,我学院对2007、2008届毕业生以及其所在企业进行了走访和调研,从调研测评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对于我院学生在政治表现、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技术水平、潜在能力等五方面的评价为“满意”或“较满意”,满意率达98.14%。但这并不表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是乐观的,实际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发展需求上,学生常常希望企业文化能符合自身个性需求,所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渴望得到他人和集体的理解与尊重,但团队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不强,自我倾向较为严重;在公共道德意识上,有认知意识但没有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缺乏奉献服务意识等等。这些现状无疑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醒我们要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受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往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以制度性的课程为主,主要注重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不能将理论知识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相结合、与就业形势日趋多样化的实际相结合、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失去了有效载体,使教育形式和效果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我院职业道德教育在原有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上,开始增加了穿插案例、进行多媒体演示、邀请企业人员参与、组织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但是这部分所占比重很小并且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实施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贴近社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缩短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所以在顶岗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内容

从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这些环节对劳动力和人才职业道德要求来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工作岗位,普遍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意志力、忍耐力等方面存有明显不足,缺乏艰苦奋斗意识。因此,要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努力勤奋工作,只要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必将会获得物质报酬以及社会的认可。

2、突出纪律观念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长期职业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就会导致员工思想涣散,生产秩序也会瘫痪,企业生存就受到威胁。当下,部分学生普遍受到西方极端自由主义的影响,纪律观念较为淡薄。因此,在学校期间,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纪律观念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纪律法规,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自律工作,遵守企业职业纪律。

3、突出企业文化的灌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从而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重视员工的企业文化培养。因此,在顶岗实习中,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中企业文化内容的广度,努力引导学生树立企业文化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顶岗实习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

高职院校可以把学生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疑惑、矛盾等各种状况以及在这种状况下自己的反应总结出来形成案例,通过班组交流、情境再现、角色互换等增强道德意识,增加对职业的认同和道德情感。在某些时候,学校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开设学生创业园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作与学习中的冲突,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顶岗实习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学生需要在无数个不同的新情境中克服经验中的不足之处,巩固经验中的合理之处,并对结果不断产生新的反思,进而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行为能力。首先,要将企业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参与社会实践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需求;然后,可通过某些组织建立,如党团小组建立在企业班组,通过党团小组活动及时督促学生进行反思,还可形成在顶岗实习中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测评方案,通过测评促进反省。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校企合作是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建立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推行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搬到生产第一线,让学生在企业上课,在生产现场上课。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参与的作用,切实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企业实习过程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企业管理人员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企业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教育,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理念和内涵要求,切身感受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员工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最新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与产学合作及自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务全书[M].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2] 夏令海.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3] 应金萍.工学结合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4] 肖平,张国仲.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调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5] 李岚,周劲松.高职院校建设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6] 王珏.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作者简介】

于德明(1956-)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研究生学历,教授,研究方向为概率统计.

猜你喜欢

实施过程顶岗实习职业道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