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09-11-19穆慧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创业能力创新能力

【摘 要】 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差的突出问题,不能适应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本文主张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措施是根据服装业实际需求确定培训目标,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利用企业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注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 校企联合;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起步较晚,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多样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高素质的服装专业人才越来越引起服装界的广泛重视。综观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强的设计类人才,二是技术型、管理型人才。而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目前却存在许多困境,例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与能力;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那么,如何缩小服装企业需求的人才和学校培养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如何提高广大服装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校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服装创新人才培养为解决这些难题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1]。德州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为山东省服装特色专业,积极适应社会和服装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出一条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我国服装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

一、根据服装业实际需求制定培养目标

服装行业的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都不可能独自承担设计、生产、管理及营销等多重任务。多职种的人才通力协作是今后服装企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以“大服装”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根据服装行业背景设置专业,结合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化服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商业运营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适应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的市场化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围绕培养目标分别设置了侧重于服装艺术设计的“服装设计学科”、侧重于生产管理的“服装管理学科”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服装工程学科”等不同学科,有针对性地培养多元化专业人才。有的定位于培养设计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有的是定位于培养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型人才,也有的是定位于培养应用环节的专用人才。这些人才分别服务于服装新产品开发、服装工业技术创新、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预测、服装品牌策划、服装市场营销等服装专业领域。

二、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由于服装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适应服装业发展,需要有与服装企业同步的服装实验室。设立一个服装实验室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服装实验室建设总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从而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服装企业本身需要购买大量的机器设备等来完成作业。学校将投入实验室建设的钱用于服装企业的软件购买,而双方签订合约,将其作为实验室,安排学生实验和实训。从而使企业节约成本,学生也不再仅仅依靠模拟实验进行学习,完全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且,这样的服装实验室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完全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2]。另外,将企业设为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并根据学生爱好和企业需求让学生进人不同企业进行学习,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利用企业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校内实践基地,依托本专业的“山东省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实施CDIO项目教学法。利用企业的实际项目,模仿企业运营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按照服装产品设计的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转的全过程进行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能熟悉和了解产品设计、生产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模拟企业运作的工程实训中,通过采用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了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又充当企业的管理人员;而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在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鼓励学生“真题真作”,培养他们面向实际应用的设计能力;通过鼓励学生个体与企业合作,将实际产品的设计项目带到实验课程学习中,加深了他们对设计实践的认识。“中心”连续三年采取企业实际项目训练的教学形式,成功为我校三级新生设计校服15000余件套,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企校合作中,以CDIO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通过工学结合实践,突出办学与行业需求、教学资源与行业资源、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三结合”;企校结合中实施课程设置紧跟生产过程、教学设计紧跟岗位能力、教材选配紧跟任务项目的“三紧跟”。构建起“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进行专题实践,参与项目运行全过程,实现服装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通过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安排学生接受顶岗实习,接受校企双方的联合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通过校企联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通过校企联合,使教师与企业深度接触,把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更新服装教学理论,形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良性循环,更有效指导学生的同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发挥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完善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优秀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目前已经与德州市东联服饰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服装集团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每年派5-10名教师到生产第一线服务,近五年来,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另外,制定了聘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的高级技术人员作本专业特聘教授的制度和机制。目前,在淄博蓝雁、临沂国人等单位共聘请兼职教授12名。每年有4-5名兼职教授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把培养青年教师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密切结合起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青年教师必须经过至少半年的工厂实习和实验室教学。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本科学生的生产实习,并写实习报告。目前,8位青年教师已全部参加本科生实习1-2次,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

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实践教学的条件得到了保证,创新实践能力得以加强,并为探索如何切实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高校服装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也使服装企业获得了人才支撑,节约了资本投入,形成了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机制。

【注释】

[1] 汪雪琴等.CDIO校企联合背景下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

[2] 倪玲霖.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物流技术,2008(4).

【作者简介】

穆慧玲(1974-)女,山东淄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工程.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创业能力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