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传媒发展现状与管理对策分析

2009-11-19郭联凯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对策

【摘 要】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传媒的发展既有繁荣发展的特征,也有管理分散,舆论引导难度加大的隐忧。高校传媒管理机构和工作者应当牢牢掌握媒介话语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传媒舆论导向,建立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高校传媒管理格局。在繁荣高校传媒的进程中,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和实现教学育人目标。

【关键词】 高校传媒;媒介话语权;发展现状;对策

高校传媒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新的历史时期,了解高校传媒的发展现状,强化高校传媒管理,对于高校掌握“媒介话语权”,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教学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传媒的种类

高校传媒大致可分为三类:平面媒体、视声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泛指平面纸媒体,包括校报、杂志;视声媒体包括校园广播电台、校园有线电视和手机;网络媒体是综合媒体,包括高校新闻网、网络论坛。

1、平面媒体

我国高校校报已有11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校报可追溯到1897年的《北洋大学堂题录》。[1]新中国建立以来高校报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校报、杂志通常由高校党委主管或监管,有着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良好的表现形式,具有稳定的文字评论和原创作品,有效的见证了高校的成长和青年观念的变迁,是目前高校传媒中最为成熟的一种媒体。

2、视声媒体

目前,全国2000多所高校基本设置了校园广播电台,分早、中、晚时段播出校园新闻。1989年,北京大学创办校园电视台,为我国较早创办校园电视台的高校,由于成本较高,校园电视台在我国开办比例较低,目前仅有部分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开办校园电视台。2009年7月,武汉大学团委、学生会推出全国首例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的校园彩信手机报《珞珈校园手机报》,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3、网络媒体

1994年,北京大学等高校率先建立校园新闻网[2]。随后,校园新闻网在全国各高校普及。如今,高校的校园新闻网均已形成了独立的校园新闻体系,并下设新闻子网,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校园讯息。网络论坛即BBS。1991年,国内第一个BBS—北京长城BBS站诞生。进入21世纪,网络论坛在高校得到推广,几乎每个高校都有1-3个网络论坛,较为有名的高校网络论坛有北大未名、水木清华、复旦日月光华等。

二、高校传媒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世纪,高校传媒取得蓬勃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为传媒手段的多样化,高校传媒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也较以往发生转变。

1、舆论引导难度加大,高校传媒与社会传媒相互作用

高校传媒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选择传媒的空间加大。与以往一张校报、一个电台就能主导校园舆论相比,当前高校舆论引导工作难度更大。校方媒介话语权—“媒介在对受众人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3]受到冲击。大学生可以选择校方传媒了解动态资讯,也可以选择非校方校园传媒、社会传媒了解动态资讯。以网络论坛的兴起为标志,高校传媒表现出从原有的单向灌输式宣传模式向多向互动式宣传模式的转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舆论事件中,大学生和高校传媒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传媒,推动了社会传媒的发展,同时也将社会舆论和相关做法带到校园;另一方面社会传媒/个人也大量的从高校传媒提取新闻素材和传播咨询,使校园事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传媒和高校传媒、大学生和社会人员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正面的信息得到了传播,消极负面的信息也在蔓延。

2、影响力较以往更为强大,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高校传媒,尤其是校园网络论坛的舆论影响逐渐从校园延深到社会,呈现出与社会传媒碰撞互动的特征,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2004年,芙蓉姐姐横空出世,影响首先由高校BBS扩展到社会传媒,在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引起了巨大轰动。2006年,“猫扑网”旗下《魔兽世界中国》主题论坛“铜须门”事件在网络世界产生强烈反响。不久,网友找到了该男子的真实姓名和相关资料,铜须所在的燕山大学论坛中到处是讨伐声,直至当事人正式澄清相关事件后,双方原本平静的生活才归于正常。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强震,全国高校传媒几乎与社会传媒同步准确、迅速报道地震受灾和救援情况。这一时期,高校校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论坛、新闻网以大量的篇幅报道地震情况,使大学生对于灾区情况和政府救灾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最终这种认识转化为抗震救灾的具体行动。据统计:震后一周,福建省高校累计为四川灾区募捐983.12万元,接到团中央组建灾区实践服务团通知后3天,福建农林大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报名支援灾后重建。

3、传媒数量骤增,网络论坛成为最活跃的传媒形式

高校传媒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关注和参与高校传媒,信息技术革命推动高校新传媒的出现,高校传媒的数量不断增加。现代大学中,高校党委宣传部通常设有校报、新闻网、电台、电视台;团委设有新闻网、学生报、杂志;其他教学单位也设有新闻网。在各类传媒中,网络论坛成为高校传媒中最为活跃的形式,校园资讯也较过去而言在内容上更为广阔,除了校园动态和原创作品外,学术研讨、时政热点、人际交往、情感心理都成为可供取材的内容和可以评论的对象;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不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群众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据调查,2003年12月至2009年5月,百度福建农林大学贴吧共发帖634582篇,平均每天发帖数约1000帖左右,发帖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发帖后所引发的跟帖又会引起新的网络舆论。

4、管理较以往更为分散,大学生成为高校传媒新动力

高校传媒的管理队伍主要由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构成。新传媒的不断涌现,缺乏系统管理,管理人员的相对缺少和大学生的广泛介入,使当前高校传媒较以往表现出管理相对分散的特征。单项校方传媒常设1-2人专职/兼职管理人员,但仅靠管理人员管理和运行如此庞大的高校传媒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大学生成为了高校传媒发展的新动力和主力军。调查显示,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报名加入传媒类学生组织人数约1100多人;每年约有1000名在校生从事传媒工作,较2007年而言增长了50%和65%。大学生参与高校传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传媒的运转压力,为高校传媒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加大了高校传媒的管理风险。学生传媒工作者是非辨别能力良莠不齐,学生自组织/个人创办的传媒约束力薄弱都成为当前高校传媒管理的隐忧。

三、高校传媒的管理对策

高校传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长期以来在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综合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高校传媒越繁荣,高校的校园文化就越活跃,校方媒介话语权越强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就越成熟,是非辨别能力就越强。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传媒舆论导向

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流文化[4]。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高校传媒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传媒舆论导向,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流俗、不媚俗;二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不单调、不呆板;三是杜绝妖言惑众、偏激和非理性、谩骂与攻击、群体的盲从与冲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5]对大学生的思想侵害,净化校园舆论环境。使高校传媒真正成为易于接受,格调高雅,为师生喜爱的精神家园。

2、统筹兼顾,主动作为,推动高校传媒发展

当前,高校传媒包括校报、广播电台、校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和直属网络论坛。学生自组织/个人创办的传媒等非校方传媒,成为高校传媒管理的难点。繁荣高校传媒实现途径有二:一是建设和发展校方传媒,把大学生吸引到校方传媒中来;二是引导和规范非校方传媒,防止非校方校园传媒成为不法之徒散布流言的舞台。实现上述目标,高校传媒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化被动为主动。对校方传媒和非校方传媒一视同仁,统一于高校传媒管理工作中,要有正视和发现校方传媒不足和缺陷的勇气,有引导和吸纳非校方传媒为主管传媒的胸怀,更要有对有害信息蔓延、管理失控的传媒予以坚决取缔的举措;同时,高校传媒主管部门应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与高校传媒的业务和管理工作,将高校传媒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在高校传媒的实践中深化思想政治认识,让大学生通过高校传媒对更多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构建与高校阶段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校园传媒体系

各高校传媒发展不同,传媒种类也有不同,校园传媒体系构建也有不同。20世纪初至今,北京大学相继创办校报、广播电台、校园新闻网、有线电视台、未名论坛、北大人论坛,是目前我国高校传媒发展较为完整的高校;北大传媒有五个显著特征,即:发展较早、体系完备、覆盖面广、管理有力、影响力大。校报、广播电台、校园新闻网、校园电视台、网络论坛形成集学术交流、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等于一身的完整校园传媒体系,进而对教学育人产生综合影响。这说明高校校园传媒体系越完善,校方媒介话语权就越强势,高校传媒综合育人的成效就越好;当然,完善的校园传媒体系并不等同于要涵盖所有的高校传媒形式。高校传媒形式齐全固然是好,相对应的投入成本就越高,因此,构建校园传媒体系要因校制宜,因时制宜,适时的发展和完善校园传媒。

4、建立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高校传媒管理格局

高校传媒在管理上的分散性原因在于缺乏统一管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主管单位分解责任、教学单位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鉴于此,是很难实现高效管理校园传媒、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笔者认为,发挥校园传媒管理效能,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破解管理瓶颈:一是组建由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团委、计算机网络中心构成的高校传媒管理机构,领导和监管校园传媒;二是建立高校传媒管理队伍,将大学生纳入管理队伍,充实管理队伍;三是开设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传媒取材、表现方式、管理监察系统辅导;四是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对于效果显著、受师生喜爱的传媒进行奖励;对于不合时宜、管理不善的传媒限期整改或淘汰取缔。

5、配合公安部门做好高校传媒及涉校资讯监管工作

高校传媒中最难管理的是非校方校园传媒,此外,社会传媒中的涉校资讯同样是高校传媒监管工作的难点。两者面向对象不同,鉴于非校方校园传媒的管理者多为本校学生,高校传媒工作者应尽量建立与其沟通信任机制,建立信任机制主要做法有二:一是双方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真实信息报道;二是定期举办校方传媒与非校方校园传媒沟通协调会,以期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传媒对于高校资讯的报道也是高校传媒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传媒工作者对于社会传媒涉校资讯的报道要区分对待,对于社会传媒中虚假、失实,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要果断、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配合公安部门处理舆论纠纷,确保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传媒的发展既有繁荣发展的特征,也有管理分散,舆论引导难度加大的隐忧,这些是摆在高校传媒管理工作者面前不可避免的难题。

破解管理困境,牢牢掌握媒介话语权,高校传媒管理机构和工作者应当深化对高校传媒形式的认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传媒舆论导向,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繁荣高校传媒的进程中,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和实现教学育人目标。

【注释】

[1] 天津大学报.一百年墨犁著历史,九百期文章塑精神—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百年办报历程综述.2006-2-28.http://www2.tju.edu.cn/orgs/xuebao/s_showcontent.php?autoid=809.

[2] 郭凯.高校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创新探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8卷第4期.2008.4:68.

[3] 林纲.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2008-6-23.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1635.

[4] 李宏弢.略论高校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总第76期.2005.6:29.

[5] 陈明,杨国炜,陈樵哥.中国网络舆论现状与舆论引导.2004-9-1.http://www.artist.org.cn/student/1/cma/cmpl/200409/53294.html.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N].人民日报,2004-10-1.

[2] 曾献尼.姜晓丽.苏卓.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趋势及对策—以广东高校传媒为研究个案.高等农业教育,2008.8.

[3] 中国传媒大学赴美考察团.美国高校传媒教育考察报告.现代传播,总第149期.2007.6.

【作者简介】

郭联凯(1982-)男,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