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贷款风险补偿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2009-11-04徐慧贤

北方经济 2009年17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不良贷款科技型

徐慧贤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在市场机制灵活、资本市场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也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政府的扶持。目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的许多巨型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而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被期待成为抵御危机的中流砥柱。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近60%的经济总量,50%的财税收入,提供了近80%的就业岗位: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可以说,中小企业对我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是,长期以来,80%以上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60%的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少地区正在探索建立或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优惠贷款、政府投资的风险投资资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等手段,特别是浙江省,开创了公共财政补偿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先例,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区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在培育优势特色企业集群的同时,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指导,以放宽搞活政策和改善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扩大就业、科技进步、市场繁荣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日渐凸显: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区产业调整与升级、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尤其是在企业的创始阶段。与我区传统的中小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研发投入高。先进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基础,为了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普遍偏高;二是高风险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更新速度快,资金需求量大,一旦丧失技术优势或资金链断裂,就有失败的可能。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持有的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非常有限,在面临财务危机时资产贬值的风险更大,这种资产结构更加剧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三是快速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是快速成长型企业,在创建和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及广告宣传,但是由于其自身的资金积累少,用于扩展生产和组织销售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可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额的研发投入与快速成长性,都决定了其对资金的大量需求:而高风险性却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比传统企业更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

针对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通过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加大贷款风险补偿力度,是解决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风险补偿是指财政部门专门用于对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所引起的风险进行补偿。补偿的资金主要用于充实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准备金,其性质是鼓励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科技贷款的政府引导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我区实行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的主要优点是:第一,不会跟国内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等产生冲突;第二,可以借鉴浙江、江苏等地已开展了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试点的先进经验,少走弯路;第三,程序简单,易于操作;第四,通过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政府可以用较少的财政支出推动较大的银行贷款,具有四两拔千金的杠杆效应。

与目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的其他政策相比,对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进行风险补偿的做法更具优势:与财政贴息相比,由于财政贴息不能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因此,银行仍然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财政贴息的放大倍数也远远低于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与政府优惠贷款相比,由于政府优惠贷款资金规模有限,能够获得贷款的企业数量非常少。政府部门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筛选企业,进行贷款管理:与建立贷款担保公司相比,贷款担保公司的要求较高,程序繁杂,贷款企业的筛选要经过政府科技部门、担保公司和银行的三层考核、从而延长了审批时间。相反,建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后,贷款企业就只由银行筛选,从而缩短了审批时间。

从浙江、江苏等地来看,目前对贷款风险进行补偿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只要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一笔贷款,政府将对银行支付1%~2%的额外利息:第二种——如果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形成了不良贷款,政府科技部门要承担不良贷款的20%~40%,以减轻银行的风险:第三种——如果担保公司愿意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政府给担保公司1%的风险奖励。通过对以上三种方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银行进行利息补贴或者对银行给予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后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补偿,能够大大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增加银行对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通过借鉴浙江、江苏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今后,我区政府应加大贷款风险补偿力度。首先,政府要出台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公布符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条件,由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筛选:其次,银行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后,要向政府部门报送材料,政府部门可以按2%的比例对银行进行利息补贴。如果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后形成了不良贷款,经过确认,政府科技部门应当承担不良贷款的30%。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继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机构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专营化商业模式,整合资源,从风险定价、成本利润核算、业务流程、激励约束、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完善机制,通过制度安排和体制设计从根本上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不良贷款科技型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银行信用担保贷款风险及有效控制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