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2009-09-30任桂斐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教学,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教学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新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课堂 教学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观念。新教材改革后,如何在新课程环境下进行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成为当前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新课程的主要特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特点彰显得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目标注重过程与方法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历史教育目标得到了明显拓宽和完善,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内容强调专题和典型

新课程采用以模块为结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典型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这种"模块+专题"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了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三)教学方法重视师生互动性

新课程的设置,体现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除课堂讲授外,还应根据课程内容的灵活多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平台,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灵活运用课程资源,注重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要整合教材资源,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不要视教科书为圣明,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整合教材资源。可在同一教材内整合相关专题:如,通过对必修1教材专题一、三、四、八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的政治发展简史;通过对专题一、六、七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对比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通过对专题五、九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进行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背景的整合。也可在不同教材间整合相关专题:如:必修1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2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专题、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同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等。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相互参照,统筹兼顾,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发散性和比较性。思维的发散、联系和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只有联系,才能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才能说明不同历史现象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可以看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或政治事件的不同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更承载着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历史使命。因为文明的演进,物质的进步,改革和革命的功力,处处都体现出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这些方面的素材,在历史学科中可以说俯拾皆是,老师要有意识地提取、加工、整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人类三次科技浪潮等,这既展现了人类追求科学的轨迹,又体现出人的聪明才智,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很好的素材。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关于道德品质、个人教养方面的优秀思想,无疑是净化我们的灵魂、陶冶我们的情操的精神养料。

(三)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围绕教案转,期望达到预定的答案。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临时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址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让学生参与实践,去感悟和体验历史,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生有用的学习习惯,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廖鹏程.高中历史探究教学典型活动形式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1)

2.陈敏.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2009.(3)

3.张廷凯.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何兵永.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创新例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

作者简介:任桂斐,女,汉族,1973年9月,嵊州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美在课堂花开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