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2009-09-30莫朝文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实施新课程初中数学

莫朝文

摘 要: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转变了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一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仍然存在,这些教学行为违背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教学 实施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在数学教学上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和条件,设计合理完美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开展数学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分析、辩论等方式进行公开的交流和协作,在同学之间达成理解的共识和认可,为个体行为的改变奠定基础。

老师并不只是原有知识、观念的讲授者,而应当还是与学生一起平等的参与者,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合作者、学习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某种现成理论和知识的客体,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也是和教师共同合作的良好伙伴,从而可以避免以往那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也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融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诸如数学发展简史、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有关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名称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还可有的放矢地讲述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数学典故,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

例如:“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普遍感到内容简单但很难灵活运用。于是我首先介绍中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周牌算经》中关于勾股定理内容的著名叙述,即“勾三、股四、弦五”,接着又列举并解答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一个关于勾股定理应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钦佩古人数学钻研精神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倍感自豪,继而克服因“畏难”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四、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

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只有通过应用,学生才能体会到其重要性,从而使其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

初中数学内容繁多,跨度较大,理论性强,学生感觉难学难懂,枯燥乏味,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变一种新的方式加以运用,效果就不同了。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后,让同学们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n瓦(即0.01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60元;另一种是60瓦(即0.06千瓦)的白炽灯,售价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节能灯售价高,但是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但是用电多。如果电费是0.5元/(千瓦时)选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灯的售价加电费)?

经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应用意识。之后,同学们还多次讨论了类似的数学问题,真所谓“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韩双莹.浅谈“参与式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J].当代素质育.2004.(5)

2.严伯霓.从教材开始,从中小学打底[J].中国教育报.2002.10.24

作者单位:贵州省长顺县威远中学

猜你喜欢

实施新课程初中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