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效率与教师素养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语文教学质量

赵 祥

摘 要: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愿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多方面进行努力,笔者认为教师素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谈了语文教师素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质量 教师素养

语文教师,尤其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语文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既要言教也要身教。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的学识、品德、观念等都要足以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语、行为、情感、态度都应作为榜样。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这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言语心理学、言语教学心理学、班级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听说读写等,都是语文教学素养范畴内的东西。

一、教师的人格修养与教学提升

1.具有教师基本的修养。作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要在各方面都能给学生作出表率,所以就要具有教师的基本修养,这样在教导学生时才有说服力。首先就是要有良好的仪表。教师的仪表不仅是在着装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说话的语调和面部的表情等方面有所要求。作为老师,要尽量做到,说话的语调平稳柔和,面带微笑,让学生不会因为畏惧而与教师疏远。其次要有良好的品性。具体表现在学会抑制自己的情绪,在教学中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到教学效果。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不区别对待。最后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严父之心去要求学生,用慈母之心去关爱学生。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师的人格魅力。当教师都具备了以上所说的素养后,也不是都能让学生喜欢,教师还应该展现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育者不仅热爱教育工作,还致力于为终生的教育事业奋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们不仅会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将课程内容讲述给学生,还能加入大量的课外知识,增长学生的见闻,因此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类教师有广泛的爱好,并将爱好融入到不同的学生中去,在课外能与不同的学生聊不同的话题,带给他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所以,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容易提高。

二、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效率

1.教师的知识素养。(1)自身的文化素养。每位老师能站在讲台上讲课,首先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资格,具备教师的基本教学要求,但是教师们不能仅限于此,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并且要不断的丰富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做出帮助。教师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方法很多,如可以在远程教育的过程中吸取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自考、统招的考试形式,进行更高学历的学习和深造;学校还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培训等,以增强教师的文化素养,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2)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语文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①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朗读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能力。语文教师读起文章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②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对学生的疑难应能解决。③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理就难以按捺了。④教师具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⑤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2.教师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效率。(1)情境引入,调动兴趣。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其完美的教学艺术,引入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一首诗,一幅画,一件寓教于乐的艺术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课堂上善于设疑,忌直接灌输,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善于设疑,要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反对目中无人,直接灌输。善于设疑,可以说是优秀语文课的共同点,当老师提出一个吸引学生的问题时,学生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就马上被调动起来。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当然教学内容问题化,要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巧妙、难易适当,有启发性、有实效性,而且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

作者单位:贵州省紫云开元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语文教学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