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猜想——快乐学习化学的法宝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经验物质化学

陈 洪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化学上的许多创造也就是以此为前提。那么,在化学学习中应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化学猜想的有关策略,做出合乎科学规律的猜想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化学猜想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化学猜想的常见途径

1.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猜想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可以想象,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在早期的生活与实践中,他们已经获得的丰富经验,并建立起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旧的知识对新知识猜想,这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2.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大胆猜想

化学信息题是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以考查学生对中学阶段学习的基础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信息题虽然给出了中学化学课本中没有叙述过的化学知识,形式上似乎超纲,但这类题目完全可以结合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利用新信息,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行解答,实质上并没有超纲。这也是信息题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信息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效果明显,对于选拔人才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值也在逐年增加。

3.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要思维得好,必须观察得好,观察可以导致猜想。”从生活中得来的知识,那才是最真切的感受,最近几年的高考卷,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识记的知识却相对弱化,如果平时学生能对身边的万事万物多观察、多思考,解决此类问题时就不会感觉无从下手了。

二、要使学生能进行正确的猜想,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和谐气氛,诱发猜想

教育学家爱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平等对话,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讨论。创造性的见解往往就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各持己见之中出现。这时学生的发散思维最为活跃,各种猜想就会产生,进而才有创新的见解。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话题,设计出学生可能产生创造性见解的题目,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猜想

针对众多猜想,要引导学生对猜想进行分析、研究、去伪存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从猜想提出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由猜想出发推理得到的结果是否切合实际等方面进行分析,排除不合理猜想,把合理猜想保留下来,例如,在学习焰色反应时,老师都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略动一下脑筋,就会回答是化学变化,这时,老师不能轻易的否定学生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要正确引导,提出问题。老师问:若是化学变化,那么做完该实验后的铂丝上留下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又会动脑筋,应该还是原物质,然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得出正确结论,原来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原因是实验前后物质没有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若是再引导学生思考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还是物质的性质,是单质的性质还是化合物的性质,焰色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增。

3.创设猜想悬念,提高化学猜想的兴趣

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欲望,而这种活化了认知潜能、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去积极感知学习对象。

猜想是充满生机的心智活动。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出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插上猜想的翅膀,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化学的天空中快乐地翱翔。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经验物质化学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