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有效性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

罗 超

数学课程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的这种“美妙的和谐”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首先,教师要学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真正亲近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生活、学习和经历,使学生感到教师是最可亲的,是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求乐是儿童基本的心理特征。针对低年段孩子特点,在新课前创设生动有趣的童话情景、或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生活情景,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可以变教师抽象的讲述为直观的演播,可以真实地再现或模拟事实的情景,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应用一定的情境或动画效果,促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更好的掌握抽象的知识。例如在教授“时、分、秒”一单元时,单靠小小的钟面模型还是不能很好的讲解清楚。于是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件资源,通过背投电视,展示一个巨大的钟面,方便学生更好的观察;通过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分针和秒针的走动,生动形象地展示1时=60分,1分=60秒的时间换算关系,让同学们记忆深刻;在“一分钟能做什么”环节中,在电脑“滴答滴答”的配音中,孩子快乐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充分感受一分的长短。

三、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才能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十以内的连加连减》时,让学生先讲数学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圆片,边摆边说出图片中事物的变化规律,通过说和动手摆的活动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连加和连减。

四、教师有效的语言评价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还要丰富。你的鼓励,你的赞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让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你的真心欣赏。就算对学困生的鼓励也要发自内心。“你真棒!”“你真好!”这样的语言只能显示出老师的随意性。要让其他学生明白你所表扬的这位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有学习的可操作性,只是一味地“你真棒!”,那么它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来说,需要老师的点化。对于批评,也不能说“你这么笨?”“你真讨厌?”等等之类的语言,我们要将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一一给他指出来,这样,他也才知道自己到底不足在那里。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在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需要我们教师要自觉解读理念的实质,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借助自身的不断反思,通过课堂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绿色新课堂。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文耀里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