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多媒体

张 明

摘 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这样可以降低难度,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生物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及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具是一本书、几根粉笔,间或有一些演示实验。但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学生也对粉笔和黑板的教学逐渐感到厌烦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象、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的特点,制作的生物教学课件能充分制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运用得当将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一、有利于强化生物现象的直观性

生命科学中无论是生物体的宏观结构还是细胞的分子结构,都是具体又抽象的事物,而生物体内部运动变化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常常使用直观教学法,即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具简陋等条件限制,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如根对水分的吸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DNA的结构和复制等,都难在课堂上叙述清楚或模拟再现,而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通过多维动画的形式、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化不可见为可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生物现象及科学规律。

二、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从而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高中生物《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课的教学中,受精、双受精概念,由于受精作用是花的最重要的生理活动,而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以及受精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动态过程,内容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双受精过程,我用三维动画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模拟了花粉管的萌发过程,两个精子释放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受精、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三、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学习,使他们会看、会听、会想、会用、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开拓精神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而多媒体课堂教学将教学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以动静结合,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和科学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五、有利于优化生物实验

中学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生物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很难弄清实验内容。但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抽象复杂不易弄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反应过程,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使学生更易懂易掌握。因此,利用多媒体模拟生物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物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有利于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大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教学密度。在生物教学中,特别是高三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多,任务重,需大量板书,而课堂时间有限,若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临时板书,既费时又费力,甚至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利用PowerPoint制成课件或将知识网络、图表、典型例题等内容利用展台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思考,既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复习课一反过去的单调复现模式,不再是板书的迁移与活动、课本的再现与组合、旧知的重复与罗列,而是通过课件的高密度大信息量,使学生由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虽然在教学中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但是,要明确多媒体技术为辅助,传统教学为主导的思路。总之,只有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适时使用多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使师生双方实现真正的双赢。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立言.《关于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2.张筱兰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3.莫小卫.《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第12期

作者单位:甘肃省徽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