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获得乐趣

2009-09-30任礼凯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任礼凯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认读所学的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短文。在整体教学目标中,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的阅读的时空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 教学方法 时空选择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认读所学的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短文。在整体教学目标中,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信息获得的手段和渠道固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阅读。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阅读过程又是一个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的过程。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

1.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牛津小学英语课本中出现了read and say,say a rhyme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话题,突出了英语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联系。形式上基本是以单词、对话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主题,图文并茂,都是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且提供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这些材料。

2.设计问题要遵寻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问题推动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感知整体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课文图片,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就这样,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的问题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要做到所提问题能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不同的角度提问。

3.把握好学生阅读的过程,适当调控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②培养学生根据意群认读的习惯;③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4.渗透异国文化,拓展阅读空间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来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真正学好、用好英语,走向课外。

三、小学英语阅读的时空选择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就决定了有不同语言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不同阅读训练经历的小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能力。恰当地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有效提高阅读训练的效果。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原则。读后交流讨论,培养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学生阅读后,老师应注意对阅读质量的检查评估。要求学生限时细读。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整修阅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形式多样。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使学生词汇量扩大和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若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漫画作品,即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所拥有的材料带到学校,大家通过课外活动一起观看或传阅,或者进行同学之间的调剂和交换。这样,一方面节约了阅读的成本,另一方面又极大的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接触的面和量;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竞赛这一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

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一定能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让他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高敏.2005.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吴锁华《农村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方式初探》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