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语习语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汉译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修辞翻译

张 枫

摘 要: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本文分析了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提出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习语 修辞 翻译

如果说英语习语是语言文化中一道美味的菜肴,修辞艺术就是这道菜肴中必不可少的调料。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美化和人化了英语习语,其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转喻、提喻、拟人、夸张、对照等等。谙熟其修辞方式,了解其翻译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就英语习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格及其翻译方法粗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习语中常见修辞格

1.明喻(The simile)。明喻就是用甲事物直接比作乙事物,把本体和喻体通过比喻词联系起来,以便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逼真,说理更加透彻,具有说服力。常用比喻词有as,like,seem,as though等。例如: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 三月天气来如猛狮,去如绵羊。

2.隐喻(The metaphor)。隐喻又称“暗喻”,是间接地把一物同与其具有某种相似点的另一物相比较。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无需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例如: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3.转喻(The metonymy)。转喻也叫换喻,即对某一事物不直呼其名,用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代称。在转喻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以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No cross,no crown... 不经磨难, 就没有成功。(cross“十字架”,crown“王冠”,喻指荣誉。)

4.提喻(Synecdoche)。提喻也称代喻,它的典型特征是以局部代替整体,抽象代替具体,特殊代替一般,反之亦然。例如: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hand是人体的一部分,代表人。)

5.拟人(Personification)。实际上,拟人也是一种比喻,即把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描述。例如: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6.夸张(Hyperbole)。夸张就是用故意夸大事实来加强情感,起强调作用。例如:

A single slip brings eternal regret. 一失足成千古恨。

7.对照法(Contrast)。对照是一种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就是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成双成对地排列,使句子句式对称,音节和谐,哲理深刻,增强语言感染力。例如:

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8.反论(Paradox)。反论是通过联合两个相反的相矛盾的或不相容的事物而形成。看起来似乎荒唐,实际上却有道理,令人回味无穷。

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

二、英语习语中修辞格的汉译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丰富的修辞手法成为增强英语习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力手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即完成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使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原语中的习语含义,并尽量保持原语习语的各项特点和风格。

1.直译法。一般说来,英语习语大多数修辞格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在用词和修辞结构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做到形神皆似。上文提到的例句的译文大多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保留了原文习语的丰富联想和修辞效果。有些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宗教、历史等色彩,随着不同文化之间日益广泛的传播,这些英语习语逐渐被人们全盘接收。伊索寓言的广为流传使人们了解到“酸葡萄”(sour grape)是指因得不到而假装不在乎的东西。这样不仅保留了原习语的鲜明的特色,还可以丰富译文语言,从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2.对应法。对应法也是双语转换时一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之一。由于人类认知行为具有客观性、相似性和相通性,人们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往往不谋而合。例如to be on thin ice(如履薄冰)。有些英汉习语部分对应,比喻也不尽相同,但意义相近。在保留原意,与上下文相吻合的前提下可以移植相近习语,例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这些英汉习语如果直译,反而显得啰嗦,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倒显得简洁明了,形象鲜明。使用对应法时需注意,有的英汉习语形象意义似乎很接近,但隐含意义却相去甚远。如“to pull ones leg”与“拖后腿”不能互相套用。挖掘原习语的隐含意义是运用对应法的关键。

3.加注法。许多英语习语的比喻意义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和典故性,把它们的字面意义译成汉语后往往让人不知所云,而只译其隐含意义又失去了原习语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采用加注法可以二者兼顾。如“to get blood from stone”可译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

4.释义法。释义法是在常规手段无法实施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些含有独特形象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的习语无法兼顾他们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宜采用释义法。如“have an ax to grind”这个英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翻译成中文很难理解,可以将它意译为“别有用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把“a cup of tea”说成“钟爱的事物”等。以上习语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形象意义,但准确地表达出了隐含意义。对这类习语的翻译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总而言之,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英语习语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比喻形象、修辞效果,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

2.罗爱军.《论习语的翻译方法》.《西藏大学学报》.2001(2)

3.赵翠萍.《英语谚语的修辞色彩》.《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2)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电大宝应分校

猜你喜欢

修辞翻译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