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2009-09-30李志鹏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温带北美气候

李志鹏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物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物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物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就可以在比较过程中把几个地理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物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且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北美和亚欧大陆的气候比较

一、北美大陆气候是亚欧大陆气候的“缩影”

1.大陆性都比较显著,只是北美大陆弱于亚欧大陆。北美和亚欧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因此温带气候类型占绝对优势,寒带和热带类型范围较小。在温带气候类型中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因而在气候上具有大陆性和多变性特征,即四季分明,多气旋活动,气温和降水年变率较大。北美1月份3/4的地区平均气温低于0℃,七月份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高于20℃,气温年较差约为50℃,而亚洲气温年较差达65℃。

2.气候类型构成都复杂多样。北美和亚欧大陆在气候类型的组成方面均有从寒带到热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大陆北部沿岸地带是极地长寒气候(也称苔原气候),其南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大陆东部都是东岸型的季风式气候,即亚欧大陆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而北美大陆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部北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自北而南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而大陆的中部和山间高原与盆地中,又都是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3.气候类型排列在高纬处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在中纬处具有东、中、西气候类型对比特色。

4.都具有寒潮、台风(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二、北美和亚欧大陆气候的差异

1.北美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所占面积有限

(1)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西部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42°N~58°N的西岸,呈南北向狭长条带状。亚欧大陆西岸拥有典型的、分布范围很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它北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63°N),西起不列颠群岛,向东呈楔形一直扩展到易北河下游、莱茵河中游和阿尔卑斯山脉西麓,分布范围之广,远远超过其他各洲的同类型气候。

(2)地中海气候。北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分布在32°N~42°N之间的沿海狭窄地带,7月份均温16℃~20℃,属凉夏型;亚欧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分布在31°N~45°N的地中海、黑海沿岸,7月份均温24℃~28℃,最高达40℃,属炎夏型。两地的降水都属夏干型,但北美大陆更少,仅占全年降水的2%,小于亚欧大陆的5%。

2.北美大陆东岸不具备(典型的)季风气候

两个大陆的东部虽都有季风现象,但亚欧大陆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北美则是湿润气候。北美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湿润气候(海洋性),北美东岸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亚欧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6、7、8月份。北美东岸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岸,且年温差较小。

3.北美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范围小于亚欧大陆

北美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落基山脉以东,100°W以西的大平原中部地带以及科迪勒拉山间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北部等地的温带型;大平原南部、科迪勒拉山间大盆地南部和科罗拉多高原的亚热带型;墨西哥北部和加利福尼亚半岛的热带型。

亚欧大陆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有分布在中亚的图兰平原、我国西北的内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东南部的温带型;从阿拉伯半岛直达印度河下游塔尔沙漠的亚热带型,总面积比北美同类此气候区要大得多,和撒哈拉地区共同组成世界最大的、东西长13000多千米的干旱区。

4.北美冰原气候面积广大

北美冰原气候区包括格陵兰岛大部分和北极群岛的北部,气候严寒,气温终年在冰点以下;亚欧冰原气候仅见于北冰洋各岛屿上,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稍温和。

5.北美大陆气候具有突变性的特点

北美大陆气候的突变性在冬季更突出。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在北美洲长驱南下,向东伸展到大西洋沿岸,向南可达墨西哥湾。这种冷气流与北上的湿润暖气流在大陆交汇以后,往往出现暴雪天气。另外,夏季来自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低气压,常常发展成飓风。飓风登陆,其破坏程度很大。

北美和亚欧大陆各自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它们处于相似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相似的大气环流系统,因而在气候类型的组成、分布及气候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这是两个大陆在气候上的整体性,即共性。但是由于海陆轮廓、陆地地形、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每一气候类型的幅度和强度上又有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性,即个性。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不仅存在于气候要素中,而且存在于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自然综合体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苏陈中学

猜你喜欢

温带北美气候
Facts of Yellowstone
北美灰熊被杀案
向西!穿越北美
瞧,气候大不同
北美纪行
温带季节性分层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时空演替
只身闯北美
变温带地下仓埋深对长期储粮过程粮堆温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