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导读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初中语文农村

李 静

摘 要:毫无疑问,目前农村教育现状中存在的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和质量低劣、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理性思考,充分挖掘农村学生的自身优势,分析语文导读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导读教学法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农村 初中语文 导读 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教育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我国农村教育中的问题较多。如何发掘适合农村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方法是所有农村教育工作者一直思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

通过对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的梳理以及了解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正确理解语文导读教学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作为语文教学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对于改进当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丰富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又称“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其理论指导“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不是三个并列概念的静态排列,而是一个彼此联系又起着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的整体。今天,如何认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依然很重要,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教和学的关系。语文导读教学法在操作层面上采用的四种“基本课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鸣,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基本课式”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今天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特点和农村学生实际状况需要设计一些“基本课式”或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灵活有效实施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

要继承和发扬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就要用好用活它。用好,主要是指继续发扬语文导读教学法好的方面;用活主要是指教师在使用方法时不能机械照搬,而应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学生知识背景等灵活变通的运用,使之符合当前教学需要。

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的“基本课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和复读式”,使语文导读教学法在操作层面上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正因为如此,它的机械、刻板的一面也相对突出。如果每堂课都按照“四式”来操作,必然难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难以照顾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步调,还可能使教师和学生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产生倦怠。尽管如此,本研究认为用好用活语文导读教学法,仍能发挥其长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选择适合文本的“基本课式”,如有的文章难度较大,学生自读后很难消化,教师可以着重采用教读式;有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教师可以规定时间,并列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作答,让学生自己自读,这样可以控制学生的阅读情况。

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提出的“训练为主线”,其训练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的“读”。用好用活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可以采取把训练延伸到校外、扩展训练场所的方法,让学生的训练既能在课堂上进行,也能自己在课外进行。为保证学生的课外训练与课堂训练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读,了解学生为什么读、读什么,从而在课堂训练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需要的读物,并辅之以一些实用性的阅读技巧,打通课内课外的训练,使课外训练落到实处。

三、创新发展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

创新是教育方法发展的核心部分。从笔者在多所农村中学进行的调查结果来看,除了一些初中教师对语文导读教学法的长处没有用好用活之外,还有不少教师对它一点不了解。这说明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这一最根本的教学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地远离了中学语文教学,因此,创新就是教学方法的得到发展与突破的根本保证,它需要教师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要创新发展首先应该开放,开放就是要眼光朝外,善于发现和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精华。例如,虽然“讲读”法过多地注重教师的滔滔不绝,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要的教授也是可取的。如果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能够在上课开始时,抽出至少五分钟对文本中所设计的一些基本文体知识进行辅导,引起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视,就可以弥补其重读、重训练,轻讲,轻传授的不足;如果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能够在每堂课结束前,留出一部分让同学们自己对课文感兴趣的片段进行感情朗诵的时间,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保护和激励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又有利于学生强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还应该从其他阅读教学方法那里汲取营养,让它们成为取长补短、变通运用的摹本,这样才能保证其创新发展。

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要创新发展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参与。初中语文导读法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创新发展中,农村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还应该注重教师在丰富与发展教学法中的主体地位,联系农村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法既是教师教学中使用的对象,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它需要教师用,更需要教师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因此,初中语文导读教学法要创新发展应提倡大家都来使用它,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的实践中,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改善。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上找到反馈效果,进一步对导读教学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使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农村语文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毕田增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恒花.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探索.2006.6

3.陈绍清.《试论农村作文教学的“四化”建设》.2008

作者单位:四川省夹江县永兴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初中语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