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9-09-30常志敏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目光创造性美的

常志敏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具有崭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作文创作问题,主要表现在叙事性文体的创作,它最能体现作文创作的“本质”。叙事性文体作文的创造,应从“想象”和“联想”说起。想象和联想是创造的翅膀,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作文的创造性思维源于学生心智的鲜活与灵气。非凡的创造力是对自然、生活、社会做审美把握的结果,是在美的意识下感知世界、创造世界。

一、创造性思维始于求真

对于学生,教师要善于启迪情趣,想方设法,积极诱导联想与想象能力。用心观察世界,体味生活。有了联想和想象,学生就能使自己的思维火花迸放。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据生活创设美的情景。如:作文题目《母亲的目光》,有同学这样写:母亲得知我生病,匆匆赶到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我知道,母亲看着我的目光,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是河床对小雨的目光。那种目光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是春雨对禾苗的滋润,是大树对小草的呵护。

学生只有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才能扩展想象的空间。教师对作文的选材必须贴近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促使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的文章。

二、在情感的陶冶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情感是学生主观参与融入作文中极为重要的心理因素。要在作文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情感投入,因情而为文

在景物描写中要融入感情,不作无病之呻吟。要抓住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物来写。在作文中,要写出作者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事件的感受体验而产生的快乐、悲愤、喜爱、憎恶等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学生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最能触动自己情感的事。只有使自己感动的材料,写起来才可能感动别人。有学生编出父母伤残、没有挫折创造挫折的事情,不仅写不出真情实感,得不到高分,而且对自己情感的培养也没有益处。

2.注意时代精神对情感的触发

作者要能够与时代精神保持一致,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处,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感觉到时代的召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收集资料,常看新闻,对科技动态、政治变迁要格外重视,并且在相关的作文中要能体现出来。

学无止境,作文教学要放手发动学生,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我思维、我快乐,我手写我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作文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濮阳县化肥厂职工子弟学校

猜你喜欢

目光创造性美的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好美的雾
背后的目光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