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

2009-09-30张丽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情感

张丽华

要想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要做到予“感”于人

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互相接受,产生心理相融、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抱有炽热的情感、诚挚的友善,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就会变得更积极主动。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体育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信息线路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情感,注重情感修养。加强教师情感的培养,更有助于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

二、做到常新常变

如何变?就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例如: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小型竞赛的方法,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我深有感触的是,有一个同学在上课初期,显得无精打采。然而在进行比赛的时候,顿时变得生龙活虎。这往往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面对游戏孩子们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新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指出:“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重视运动节能的系统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运动兴趣,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很好的掌握运动技能,也没有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善于用自己的知识去寻求新的“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进一步的感受体育的无穷魅力。要想把“变”字融通于体育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变化”用自己的思想带给学生新的亮点。

作者单位:河北省濮阳县化肥厂职工子弟学校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情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