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中实现数学交流的研究

2009-09-30劳合成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教学

劳合成

摘 要:基于数学交流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界定了数学交流,提出了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原则,课堂教学策略,试图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 数学教学 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能力

一、引言

数学作为一种描述科学的语言,国内外的许多数学大师都曾对其“交流”的功能和价值进行过精辟地论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例如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数学逐渐成为社会性知识的时候, “数学交流”才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数学交流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二、数学交流的类型与形式

1.数学交流的类型

按照数学交流的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知识的交流,体验的交流和问题解决的交流。

(1)数学知识的交流

当学生以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把自己对某一数学知识(概念、法则、定理、公式、方法等)的理解向他人表述,并试图去理解别人的观点时,就是进行数学知识的交流。

(2)数学体验的交流

数学体验的交流往往表现为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感受、情绪、认识、观点等种种认知。情感体验包括认知过程中对某一现象的概括性的认识,对他人或自己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评论,对学习活动的喜厌程度等等。

(3)解决问题的交流

解决问题的交流是指学习者在思考问题,整理思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数学语言,采用合适的表述方式,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解法和结果,或者困惑与障碍予以表述的过程,解决问题的交流在当今十分重要,它要求人们改变以往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的解题习惯,采取与他人协商、合作的方式,共享观点与资料,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2.数学交流的形式

在数学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数学交流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四种形式:

(1)直观描述即通过画图、事物材料及模型等形象直观的方式对数学概念或问题情景的模拟、演示、表达或转换。

(2)口头交流即个人发言、数学对话、分组讨论、倾听等方式的总称。

(3)书面写作。书面写作不仅仅指传统的书面作业与练习以及章节知识和结构的归纳小结,还应包括记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4)阅读。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

三、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交流的透视

1.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交流的现状

(1)课堂教学交流形式单一化

师生的交流占据了总体的93.2%,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占6.8%,而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交流中,学生个体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占73.6%,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占19.4%,小组交流占6.9%。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缺乏的,学生群体的交流更是匮乏,课堂教学交流的类型因此显得比较单一。

(2)课堂教学交流缺乏公正性

在一种追求效率至上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体制中,学校教育以筛选为其主要功能,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并形成不同的层次和级别,因此教育体制在学生之间制造着不平等,教育体制是社会意志的体现,教育体制的这种功能必然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分配,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交流的公正性。

(3)课堂教学交流效率低下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也容易使师生关系变成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师生关系因此也失去了对学生人格发展和精神陶冶的作用,学生也无法全面理解课堂教学交流中人际关系的丰富内涵。

2.交流不足带来的问题

(1)课堂交流单一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和抽象。班级授课制以学生集体作为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交流的中介,教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要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因此变得疏远和抽象。

(2)课堂交流的不公正性使教师无法平等地对待学生。课堂教学交流牵涉到师生之间的认知、情感、伦理、社会关系等方面。相对学生而言,教师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一种优势地位,不能与学生平等,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

(3)课堂教学交流的低效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但只有理解了知识的客观意义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而知识客观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自由地与知识进行互动,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

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欠缺的成因分析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深入中学数学课堂的观察中发现,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现象,有些课堂中仅有一些少得可怜的交流也只不过是他控的、被动的,如教师问,学生答。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只习惯于接受知识和解题训练,而不习惯于主动参与交流。造成数学交流欠缺的主要原因有:

(1)过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限制了课堂中的数学交流

(2)封闭的心态与失落的主体意识限制了课堂中的数学交流

(3)传统的教学观念限制了课堂中的数学交流

(4)数学语言的障碍限制了数学交流

四、高中数学课堂交流的对策研究

1.应对课堂中数学交流欠缺的策略

(1)提倡民主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提供给学生使用数学、交流数学的环境

(3)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少教多悟

(4)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5)加强对学生之间学习竞争的引导

(6)在课堂教学进行数学交流要加强课堂管理

2.课堂中数学交流的实现途径

(1)数学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在理想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有一些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再及时把得到的一些结论与同学交流,然后再引发各自新的思考再交流,……,如此循环得到最终的结论,这样双方各自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更容易对交流对方的思维进行补充。

(2)课堂中数学交流的实现途径

数学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十分丰富,它对学生学好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强化数学交流,促进数学教学。

(3)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科学语言已经成为各领域之间、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成为人们交流各种科学思想的工具。

3.课外数学交流的实现途径

(1)培养学生写有效的数学日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说数学”和“做数学”的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交流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五、结束语

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是由数学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数学交流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在对高中学生交流能力现状调查后发现学生喜欢数学交流,认为数学交流能力能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教师认识到了数学交流的重要性,然而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实施,未能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机会,学生交流方式单一,未能掌握交流方法。

参考文献:

1.牟天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流问题[J].数学通讯.2003.15:6-8

2.韦燕平,钦彦.高一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4.8:91-93

3.朱根苗.教学中实施数学交流的常见途径[J].数学教学研究.2004.4:2-3

4谭武昌.一种有效的师生交流形式:习题+小结[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7

5鲍红梅.“还课”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 [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7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理工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生数学教学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