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地民间美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作用

2009-09-30戴轩有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雷州泥塑民间

戴轩有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开阔其艺术视野,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与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民间美术在古代相对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和佛道等宗教美术而言,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家及其创作而言。

湛江这片红土上,先人们创造了雷州石狗、吴川泥塑等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这些民间美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魅力,也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最直观也最贴近本地民众生活,是对本地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最生动的案例。把本地民间美术资源渗透进美术鉴赏的教学之中可谓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一方面,本地民间美术依靠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传承与弘扬,避免了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的美术课因为有本地民间美术的内容而拉近了学生对美术的亲近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味,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雷州石狗、吴川泥塑是雕塑欣赏课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素材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春秋战国属楚界,秦汉为南越象郡,是百越聚居之地。在上古时代的雷州人民把狗作为图腾,作为自己与自然界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庇佑与精神力量。长期以来,雷州人民发挥其智慧与创造力,雕刻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石狗奉置于村头、巷口和家门前,作为保佑平安的神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石狗是雷州半岛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少见。这些石狗千姿百态,有的鼻大耳肥,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面目狰狞,它们或坐、或蹲、或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抽象的、写实的、表现性的、装饰性的,体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艺术特征。

吴川泥塑,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泥鬼”的民间艺术,由于取材易,寓意浓,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仅梅录就有300多人懂得制作。泥塑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当部分题材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泥塑作品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增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吴川状元林召棠》《狗六爹》《抗日将领张炎将军》《反腐倡廉》《扫除黄赌毒》《歌舞庆升平》等,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泥塑的制作过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为材料,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体现了“快”“准”“稳”的特点。现在泥塑已发展到水上彩塑、活动彩塑,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声、动于一体,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雷州石狗、吴川泥塑,它为中国雕塑艺术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碰撞结合的产物。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昭陵六骏固然雄伟精美,但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能亲临实地进行学习和考察,而雷州石狗就在我们的身边。把雷州石狗带进美术鉴赏的课堂,让学生去面对自己身边的历史文物,见证古代民间工匠的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再只是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不再只是记住某些歌星或球星的名字,不再对本土文化一无所知。

二、吴川花桥、吴川飘色是我们上工艺鉴赏课最鲜活的案例

吴川花桥始于明代,隔水而居的村民为方便过江闹元宵,在江上架起浮桥,吊上花灯、挂上字画、桥两旁栏杆点缀鲜花,把一座桥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辉煌。花桥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桥上吊满灯笼、彩旗、彩带、彩灯、气球及各种吉祥物造型、桥两侧贴满风格各异的书画,桥头两端及两旁摆满争妍斗奇的鲜花。用鲜花、书画、灯笼、彩灯、彩旗、气球装扮桥梁供游人欣赏,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吴川飘色是运用力学原理,集铁工、木工、戏剧、杂技、魔术、美术、服饰等工艺为一体而精心制作出来的空中艺术造型。飘色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飘然欲飞。有的角色还脚踏着活动物,有的会转动、喷火、喷水。飘色的制作选题之意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张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心愿。

飘色、花桥艺术,丰富了当地民间的节日生活,展现出当地民间艺人的智慧。这是工艺美术鉴赏课最鲜活最亲近的现成教材。我们把飘色、花桥这民间工艺美术引进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这些本土的民间工艺美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见证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巧夺天工。

三、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高中美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

民间美术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有些东西我们只有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今天被我们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我们从小生活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情景”。

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这为本地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些俯拾即是的泥土、木料、竹子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的创作材料。现在的农村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婚丧嫁娶等活动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这必然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个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如:吴川的陶鼓从制作到演奏,它将美术与音乐相融;又如吴川的木偶、木鱼、舞二真、舞貔貅,都将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现在的一些电动飘色、水上飘色集光、电、动、色于一体,真是巧夺天工,它涉及到物理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本土民间美术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丰富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把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引入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值得提倡与发扬。

作者单位:吴川市川西中学

猜你喜欢

雷州泥塑民间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雷州书画作品选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高人隐藏在民间